產(chan) 品分類
Productshth下载地址 陳聰
摘要:隨著環保工作的快速發展,能源危機受到廣泛重視。微電網能夠借助地域性新能源發電,具有成本低、靈活性高的特點,且微電網具備一定的抗害能力,能源供應安全性、穩定性較高,具有推廣價(jia) 值。科學采用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關(guan) 鍵技術不僅(jin) 能夠提高微電網的建設水平,而且能促使微電網與(yu) 配電網實現*效、穩定互動。基於(yu) 此,分析微電網技術,研究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應用的關(guan) 鍵技術,為(wei) 實現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的良好運行提供助力。
關(guan) 鍵詞: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電站;智能微電網工程;微電網技術
0引言
當前我國大力貫徹落實環保政策,並頒布了相關(guan) 的電網政策,微電網、主動配電網的建設工程受到廣泛重視,能夠有效解決(jue) 電網係統並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問題,具有高靈活性、有序性的特點。采用微電網技術整合分布式新能源發電係統,可構建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體(ti) 係,就地消納新能源發電,增強微電網和配電網性能,改善電力係統的組合能效。因此,需要重視對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關(guan) 鍵技術的運用,完善技術模式體(ti) 係,為(wei) 促進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的良好建設作出貢獻。
1微電網技術分析
1.1微電網技術特點
微電網主要由分布式電源、儲(chu) 能與(yu) 轉換設備等組成(見圖 1)。微電網屬於(yu) 小型電力係統,可獨立或以一個(ge) 整體(ti) 對負荷進行供電,並結合電力電子技術、傳(chuan) 統電網技術,具有自我控製、保護、調節等特性,能夠靈活參與(yu) 電力市場交易。同時,微電網能夠對負荷進行獨立供電,不受大電網故障的影響。此外,微電網能夠參與(yu) 電力市場交易,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可利用儲(chu) 能裝置調節負荷,優(you) 化能源利用,降低碳排放,為(wei) 分布式電源提供並網、調度管理平台,並促進分布式能源的發展,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圖1 微電網的組成部分
微電網具有分布式發電的特點,分布式電源不僅(jin) 可以靈活控製輸出功率,按照需要與(yu) 微電網進行交互,提升微電網的靈活性、適應性,而且能夠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碳排放。同時,分布式電源可以獨立運行,不受電網故障的影響,保證重要負荷的供電可靠性。此外,分布式電源能夠與(yu) 儲(chu) 能裝置結合,實現能量的*效儲(chu) 存、利用,優(you) 化能源配置,為(wei)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並網、調度管理平台,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與(yu) 發展。
微電網可利用電池、*級電容器等儲(chu) 能裝置進行*效儲(chu) 存,調節微電網的負荷和電壓,並優(you) 化能源利用,快速響應微電網的負荷變化,提升微電網的穩定性、可靠性。同時,可與(yu) 分布式電源、負荷進行靈活互動,完成微電網獨立調節、控製。在分布式電源或負載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儲(chu) 能裝置可以提供備用電力,保證微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1.2微電網接入主動配電網構造
主動配電網具有高度自愈功能,能夠快速檢測、修複故障,保證供電連續性、可靠性。其采用**的自動化技術,能夠進行自動調度、調節,優(you) 化能源利用,同時支持分布式電源、儲(chu) 能裝置等分布式能源的廣泛接入,以實現能源分散供應、自組織運行。在主動配電網中引入微電網,技術人員可在微電網結構的助力下,憑借其靈活性的網絡拓撲結構管控主動配電網,減少輸電能耗問題。
1.3 微電網的現狀與(yu) 趨勢
微電網是目前電力係統的重要形式,具有獨立運行、靈活調節、優(you) 化能源利用等特點,能夠為(wei) 用戶提供更加可靠、經濟的電力供應,可利用分布式電源、儲(chu) 能裝置等設備實現能源*效利用和優(you) 化配置。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是新型的充電設施,結合太陽能、儲(chu) 能電池、充電設施實現能源儲(chu) 存和利用,提高充電設施的可靠性、經濟性。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普及,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逐漸成為(wei) 充電設施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微電網、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將實現更緊密的結合和更加智能化的能源管理。采用智能化技術可以使微電網、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進行能源精細化管理、優(you) 化調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與(yu) 發展。
微電網、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是電力係統的重要發展方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潛力。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應用,微電網、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將實現更加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為(wei) 電力係統的可靠性、經濟性做出更大貢獻。另外,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微電網的市場規模會(hui) 不斷擴大,按照中投產(chan) 業(ye) 研究院的預測,2024—2028 年全球微電網市場規模會(hui) 大幅度提升(見表 1)。這也是我國大力建設微電網係統、促進技術創新發展的主要原因。我國應按照實際情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使微電網實現良好發展。
表1 全球微電網市場規模的趨勢
2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應用關(guan) 鍵技術
2.1分布式儲(chu) 能容量配置技術
利用時序生產(chan) 模擬技術可以*麵計算並分析配電網的運行狀態,深入研究電網運行期間各種約束條件對其性能的影響,並了解光伏出力特點。這樣可以準確識別配電網中的關(guan) 鍵節點及其存在的不足。基於(yu) 電網的實際情況,結合分布式光伏並網接入的形式、網架的具體(ti) 數據、關(guan) 鍵節點位置等因素,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製定分布式儲(chu) 能的布局方案計劃。同時,分析配電網在分布式光伏的就地消納情況、電網調峰情況、線路擁塞管理情況等,設置不同場景的目標函數、約束條件,並以此為(wei) 基礎構建儲(chu) 能優(you) 化配置模型。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收集配電網的相關(guan) 數據,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量、負荷需求、線路擁塞情況等,並將這些數據存儲(chu) 到相應的數據庫。按照配電網的實際情況,建立儲(chu) 能優(you) 化配置數學模型。該模型需要綜合考慮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納、電網調峰、線路擁塞等多個(ge) 因素,並明確儲(chu) 能裝置的容量、位置、時間等參數。采用優(you) 化算法求解這一數學模型,以遺傳(chuan) 算法、粒子群算法為(wei) 基礎找到*優(you) 的儲(chu) 能配置方案,並利用時序生產(chan) 模擬對儲(chu) 能優(you) 化配置方案進行仿真模擬,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後,結合仿真結果進行調整和優(you) 化,將優(you) 化後的儲(chu) 能配置方案應用於(yu) 實際配電網,以解決(jue) 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納、電網調峰、線路擁塞等問題,提升配電網可靠性和經濟性。在此期間,需要按照時序生產(chan) 模擬的特點,科學計算相關(guan) 的電網數據。在電網風電接納能力評估的過程中,可以時序生產(chan) 模擬為(wei) 基礎設定目標函數,將風電場的單位電量運行成本設置成為(wei) 0,能夠*大限度降低棄風電量,促使風電優(you) 先消納。
2.2充電樁有序運行技術
智能微電網實際運行期間,需要結合光伏發電的情況設置光伏和其他基礎方麵的用電負荷、儲(chu) 能設備等能量管理模型,將*大限度降低光伏棄電量作為(wei) 目標,利用分時電價(jia) 引導的方式開展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的運行管控。此期間,以電動汽車接入電樁過程中的剩餘(yu) 電量、電池容量等為(wei) 基礎,構建電動汽車充電成本*低化、放電收益*高化的相關(guan) 體(ti) 係,完善電動汽車充電負荷和用戶價(jia) 格模型。同時,利用微電網的光儲(chu) 充放電控製方式,科學合理設定分時充電服務價(jia) 格,對充電時段進行優(you) 化處理,使其可以分成引導峰類型、引導平類型、引導穀類型 3 種時間段,並分析用戶價(jia) 格響應模型,設置引導後電動汽車充電負荷模型,有序進行充電樁充電運行管理。此外,需建立充電樁運行管理係統實時監測和管理充電樁的運行狀態、充電量、充電時間等數據,並根據實際情況製定合理的調度計劃,實現充電樁有序運行。采用智能充電控製技術按照車輛充電需求、充電樁容量,自動分配充電時間、充電量,避免充電樁過載或資源浪費,同時提高充電效率;或是采用儲(chu) 能技術對充電樁進行精細化管理和優(you) 化調度,提高充電樁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構建充電樁運行監測係統實時監測和預警充電樁的運行狀態、故障情況,及時發現並處理故障,確保充電樁安全、穩定運行。
2.3光儲(chu) 充就地協調控製技術
在應用光儲(chu) 充就地協調控製技術的過程中,需要*麵研究光伏發電的具體(ti) 狀況,準確把握儲(chu) 能係統、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實際運作情況,並研究各類係統的運行特點。基於(yu) 此,構建一套多目標優(you) 化調度的框架,該框架應涵蓋購電費用*小化、蓄電池循環電量優(you) 化等多個(ge) 維度,以*大限度實現光伏發電電量的本地消納,同時有效減少儲(chu) 能充放電循環次數,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此外,需基於(yu) 電動汽車的充放電時間、電池功率、容量剩餘(yu) 情況以及電網供電係數等信息,采用NSGA-II 算法,構建多目標優(you) 化模型。光儲(chu) 充就地協調控製技術的應用流程如圖2所示。在應用該技術期間,需按照具體(ti) 算例,考慮不同類型的光照條件、電動汽車電池的初始容量參數等環境因素,計算並比較多種不同的方案。通過綜合評估,選出*佳的調度控製方式,確保科學調控不同光伏組件功率,使分布式光伏實現就地消納,*大限度發揮微電網係統的整體(ti) 價(jia) 值。
圖2技術應用流程
在實際工作中,需按照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的特點、運行需求,製定合理的協調控製策略對光伏、儲(chu) 能、充電樁等設備進行協同控製和優(you) 化調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采用分布式控製技術對充電樁、光伏、儲(chu) 能等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和控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動調整和優(you) 化,或采用通信技術實現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各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與(yu) 數據共享,完成遠程監控和管理。此外,需要提高係統實時性和響應速度,聯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智能化技術分析和預測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的運行狀態與(yu) 故障情況,為(wei) 係統優(you) 化與(yu) 調整提供依據。
2.4其他類型的技術
2.4.1智能化調控技術
為(wei) 進一步提高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的運行水平,需采用智能化調控技術,結合配電網的實際情況,製定合理的調度策略,對分布式光伏、儲(chu) 能裝置、充電設施等設備進行優(you) 化調度,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同時,采用**的智能控製算法對配電網進行實時監測、控製,及時發現並解決(jue) 電網故障、異常情況。此外,需要構建能源管理平台實時監測和管理配電網的能源消耗、存儲(chu) 情況,為(wei) 能源的精細化管理、優(you) 化調度提供支持,實現充電設施的智能化建設,並完善充電預約、充電計費、充電安全監控等功能。
2.4.2 網絡安全技術
在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中,網絡係統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旦出現網絡安全問題,將會(hui) 對整體(ti) 工程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要*點維護網絡安全,構建完善的網絡安全體(ti) 係。通過設置網絡安全設備、安全監測係統、安全應急預案等,提升配電網安全性;或采用加密技術對配電網中的重要數據和信息進行加密處理,預防數據泄露、攻擊;采用入侵檢測、防禦技術實時監測配電網中的異常行為(wei) 、攻擊行為(wei) ,及時發現並采取相應的防禦措施。此外,采用訪問控製技術對配電網中的不同用戶、設備進行權限管理、訪問控製,防止受到非法訪問和攻擊;編製完善的安全管理製度,加強員工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技能水平,以實現配電網的安全運行。
2.4.3優(you) 化調度技術
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調度策略的優(you) 化十分重要。例如,采用**的自動化技術、智能算法構建智能調度係統,對分布式光伏、儲(chu) 能裝置、充電設施等設備進行智能化調度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結合配電網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優(you) 化調度計劃,以實現能源*效利用和優(you) 化配置;實時監測配電網的運行狀態、能源消耗情況,按照實際情況調整調度策略,確保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結合儲(chu) 能技術、充電設施技術對能源進行精細化管理和優(you) 化調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針對可能出現的電網故障、異常情況設置應急預案,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損失。
3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技術的發展趨勢
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技術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普及,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將更加注重綠色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將更加注重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對配電網進行實時監測、智能控製、優(you) 化調度,提高配電網的可靠性、經濟性。儲(chu) 能技術作為(wei) 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聚焦於(yu) 持續的創新與(yu) 突破,主要包括電池儲(chu) 能、*級電容器儲(chu) 能、飛輪儲(chu) 能等,以提高儲(chu) 能係統的效率和穩定性。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和發展,充電設施將得到進一步普及,如充電樁、充電站等,以滿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同時提升充電設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未來,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將更加注重協同發展,實現能源、交通、建築等領域的協同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社會(hui) 經濟效益。
4hth下载地址Acrel-2000ES儲(chu) 能能量管理係統解決(jue) 方案
4.1概述
hth下载地址Acrel-2000ES儲(chu) 能能量管理係統具有完善的儲(chu) 能監控與(yu) 管理功能,涵蓋了儲(chu) 能係統設備(PCS、BMS、電表、消防、空調等)的詳細信息,實現了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存儲(chu) 、數據查詢與(yu) 分析、可視化監控、報警管理、統計報表等功能。在應用上支持能量調度,具備計劃曲線、削峰填穀、需量控製、備用電源等控製功能。係統對電池組性能進行實時監測及曆史數據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采用智能化的分配策略對電池組進行充放電控製,優(you) 化了電池性能,提高電池壽命。係統支持Windows操作係統,數據庫采用SQLServer。本係統既可以用於(yu) 儲(chu) 能一體(ti) 櫃,也可以用於(yu) 儲(chu) 能集裝箱,是專(zhuan) 門用於(yu) 儲(chu) 能設備管理的一套軟件係統平台。
4.2適用場合
係統可應用於(yu) 城市、高速公路、工業(ye) 園區、工商業(ye) 區、居民區、智能建築、海島、無電地區可再生能源係統監控和能量管理需求。
工商業(ye) 儲(chu) 能四大應用場景
1)工廠與(yu) 商場:工廠與(yu) 商場用電習(xi) 慣明顯,安裝儲(chu) 能以進行削峰填穀、需量管理,能夠降低用電成本,並充當後備電源應急;
2)光儲(chu) 充電站:光伏自發自用、供給電動車充電站能源,儲(chu) 能平抑大功率充電站對於(yu) 電網的衝(chong) 擊;
3)微電網:微電網具備可並網或離網運行的靈活性,以工業(ye) 園區微網、海島微網、偏遠地區微網為(wei) 主,儲(chu) 能起到平衡發電供應與(yu) 用電負荷的作用;
4)新型應用場景:工商業(ye) 儲(chu) 能探索融合發展新場景,已出現在5G基站、換電重卡、港口岸電等眾(zhong) 多應用場景。
4.3係統結構
4.4係統功能
4.4.1實時監測
微電網能量管理係統人機界麵友好,應能夠以係統一次電氣圖的形式直觀顯示各電氣回路的運行狀態,實時監測各回路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等電參數信息,動態監視各回路斷路器、隔離開關(guan) 等合、分閘狀態及有關(guan) 故障、告警等信號。其中,各子係統回路電參量主要有:三相電流、三相電壓、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總功率因數、頻率和正向有功電能累計值;狀態參數主要有:開關(guan) 狀態、斷路器故障脫扣告警等。
係統應可以對分布式電源、儲(chu) 能係統進行發電管理,使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發電單元的出力信息、收益信息、儲(chu) 能荷電狀態及發電單元與(yu) 儲(chu) 能單元運行功率設置等。
係統應可以對儲(chu) 能係統進行狀態管理,能夠根據儲(chu) 能係統的荷電狀態進行及時告警,並支持定期的電池維護。
微電網能量管理係統的監控係統界麵包括係統主界麵,包含微電網光伏、風電、儲(chu) 能、充電樁及總體(ti) 負荷組成情況,包括收益信息、天氣信息、節能減排信息、功率信息、電量信息、電壓電流情況等。根據不同的需求,也可將充電,儲(chu) 能及光伏係統信息進行顯示。
圖2係統主界麵
子界麵主要包括係統主接線圖、光伏信息、風電信息、儲(chu) 能信息、充電樁信息、通訊狀況及一些統計列表等。
光伏界麵
圖3光伏係統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光伏係統信息,主要包括逆變器直流側(ce) 、交流側(ce) 運行狀態監測及報警、逆變器及電站發電量統計及分析、並網櫃電力監測及發電量統計、電站發電量年有效利用小時數統計、發電收益統計、碳減排統計、輻照度/風力/環境溫濕度監測、發電功率模擬及效率分析;同時對係統的總功率、電壓電流及各個(ge) 逆變器的運行數據進行展示。
圖4儲(chu) 能係統界麵
本界麵主要用來展示本係統的儲(chu) 能裝機容量、儲(chu) 能當前充放電量、收益、SOC變化曲線以及電量變化曲線。
圖5儲(chu) 能係統PCS參數設置界麵
本界麵主要用來展示對PCS的參數進行設置,包括開關(guan) 機、運行模式、功率設定以及電壓、電流的限值。
圖6儲(chu) 能係統BMS參數設置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BMS的參數進行設置,主要包括電芯電壓、溫度保護限值、電池組電壓、電流、溫度限值等。
圖7儲(chu) 能係統PCS電網側(ce) 數據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PCS電網側(ce) 數據,主要包括相電壓、電流、功率、頻率、功率因數等。
圖8儲(chu) 能係統PCS交流側(ce) 數據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PCS交流側(ce) 數據,主要包括相電壓、電流、功率、頻率、功率因數、溫度值等。同時針對交流側(ce) 的異常信息進行告警。
圖9儲(chu) 能係統PCS直流側(ce) 數據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PCS直流側(ce) 數據,主要包括電壓、電流、功率、電量等。同時針對直流側(ce) 的異常信息進行告警。
圖10儲(chu) 能係統PCS狀態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PCS狀態信息,主要包括通訊狀態、運行狀態、STS運行狀態及STS故障告警等。
圖11儲(chu) 能電池狀態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BMS狀態信息,主要包括儲(chu) 能電池的運行狀態、係統信息、數據信息以及告警信息等,同時展示當前儲(chu) 能電池的SOC信息。
圖12儲(chu) 能電池簇運行數據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電池簇信息,主要包括儲(chu) 能各模組的電芯電壓與(yu) 溫度,並展示當前電芯的電壓、溫度值及所對應的位置。
風電界麵
圖13風電係統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風電係統信息,主要包括逆變控製一體(ti) 機直流側(ce) 、交流側(ce) 運行狀態監測及報警、逆變器及電站發電量統計及分析、電站發電量年有效利用小時數統計、發電收益統計、碳減排統計、風速/風力/環境溫濕度監測、發電功率模擬及效率分析;同時對係統的總功率、電壓電流及各個(ge) 逆變器的運行數據進行展示。
充電樁界麵
圖14充電樁界麵
本界麵用來展示對充電樁係統信息,主要包括充電樁用電總功率、交直流充電樁的功率、電量、電量費用,變化曲線、各個(ge) 充電樁的運行數據等。
視頻監控界麵
圖15微電網視頻監控界麵
本界麵主要展示係統所接入的視頻畫麵,且通過不同的配置,實現預覽、回放、管理與(yu) 控製等。
4.4.2發電預測
係統應可以通過曆史發電數據、實測數據、未來天氣預測數據,對分布式發電進行短期、超短期發電功率預測,並展示合格率及誤差分析。根據功率預測可進行人工輸入或者自動生成發電計劃,便於(yu) 用戶對該係統新能源發電的集中管控。
圖16光伏預測界麵
4.4.3策略配置
係統應可以根據發電數據、儲(chu) 能係統容量、負荷需求及分時電價(jia) 信息,進行係統運行模式的設置及不同控製策略配置。如削峰填穀、周期計劃、需量控製、有序充電、動態擴容等。
圖17策略配置界麵
4.4.4運行報表
應能查詢各子係統、回路或設備規定時間的運行參數,報表中顯示電參量信息應包括:各相電流、三相電壓、總功率因數、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正向有功電能等。
圖18運行報表
4.4.5實時報警
應具有實時報警功能,係統能夠對各子係統中的逆變器、雙向變流器的啟動和關(guan) 閉等遙信變位,及設備內(nei) 部的保護動作或事故跳閘時應能發出告警,應能實時顯示告警事件或跳閘事件,包括保護事件名稱、保護動作時刻;並應能以彈窗、聲音、短信和電話等形式通知相關(guan) 人員。
圖19實時告警
4.4.6曆史事件查詢
應能夠對遙信變位,保護動作、事故跳閘,以及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電芯溫度(鋰離子電池)、壓力(液流電池)、光照、風速、氣壓越限等事件記錄進行存儲(chu) 和管理,方便用戶對係統事件和報警進行曆史追溯,查詢統計、事故分析。
圖20曆史事件查詢
4.4.7電能質量監測
應可以對整個(ge) 微電網係統的電能質量包括穩態狀態和暫態狀態進行持續監測,使管理人員實時掌握供電係統電能質量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消除供電不穩定因素。
1)在供電係統主界麵上應能實時顯示各電能質量監測點的監測裝置通信狀態、各監測點的A/B/C相電壓總畸變率、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和正序/負序/零序電壓值、三相電流不平衡度和正序/負序/零序電流值;
2)諧波分析功能:係統應能實時顯示A/B/C三相電壓總諧波畸變率、A/B/C三相電流總諧波畸變率、奇次諧波電壓總畸變率、奇次諧波電流總畸變率、偶次諧波電壓總畸變率、偶次諧波電流總畸變率;應能以柱狀圖展示2-63次諧波電壓含有率、2-63次諧波電壓含有率、0.5~63.5次間諧波電壓含有率、0.5~63.5次間諧波電流含有率;
3)電壓波動與(yu) 閃變:係統應能顯示A/B/C三相電壓波動值、A/B/C三相電壓短閃變值、A/B/C三相電壓長閃變值;應能提供A/B/C三相電壓波動曲線、短閃變曲線和長閃變曲線;應能顯示電壓偏差與(yu) 頻率偏差;
4)功率與(yu) 電能計量:係統應能顯示A/B/C三相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視在功率;應能顯示三相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總視在功率和總功率因素;應能提供有功負荷曲線,包括日有功負荷曲線(折線型)和年有功負荷曲線(折線型);
5)電壓暫態監測:在電能質量暫態事件如電壓暫升、電壓暫降、短時中斷發生時,係統應能產(chan) 生告警,事件能以彈窗、閃爍、聲音、短信、電話等形式通知相關(guan) 人員;係統應能查看相應暫態事件發生前後的波形。
6)電能質量數據統計:係統應能顯示1min統計整2h存儲(chu) 的統計數據,包括均值、95%概率值、方均根值。
7)事件記錄查看功能:事件記錄應包含事件名稱、狀態(動作或返回)、波形號、越限值、故障持續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
圖21微電網係統電能質量界麵
4.4.8遙控功能
應可以對整個(ge) 微電網係統範圍內(nei) 的設備進行遠程遙控操作。係統維護人員可以通過管理係統的主界麵完成遙控操作,並遵循遙控預置、遙控返校、遙控執行的操作順序,可以及時執行調度係統或站內(nei) 相應的操作命令。
圖22遙控功能
4.4.9曲線查詢
應可在曲線查詢界麵,可以直接查看各電參量曲線,包括三相電流、三相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SOC、SOH、充放電量變化等曲線。
圖23曲線查詢
4.4.10統計報表
具備定時抄表匯總統計功能,用戶可以自由查詢自係統正常運行以來任意時間段內(nei) 各配電節點的用電情況,即該節點進線用電量與(yu) 各分支回路消耗電量的統計分析報表。對微電網與(yu) 外部係統間電能量交換進行統計分析;對係統運行的節能、收益等分析;具備對微電網供電可靠性分析,包括年停電時間、年停電次數等分析;具備對並網型微電網的並網點進行電能質量分析。
圖24統計報表
4.4.11網絡拓撲圖
係統支持實時監視接入係統的各設備的通信狀態,能夠完整的顯示整個(ge) 係統網絡結構;可在線診斷設備通信狀態,發生網絡異常時能自動在界麵上顯示故障設備或元件及其故障部位。
圖25微電網係統拓撲界麵
本界麵主要展示微電網係統拓撲,包括係統的組成內(nei) 容、電網連接方式、斷路器、表計等信息。
4.4.12通信管理
可以對整個(ge) 微電網係統範圍內(nei) 的設備通信情況進行管理、控製、數據的實時監測。係統維護人員可以通過管理係統的主程序右鍵打開通信管理程序,然後選擇通信控製啟動所有端口或某個(ge) 端口,快速查看某設備的通信和數據情況。通信應支持ModbusRTU、ModbusTCP、CDT、IEC60870-5-101、IEC60870-5-103、IEC60870-5-104、MQTT等通信規約。
圖26通信管理
4.4.13用戶權限管理
應具備設置用戶權限管理功能。通過用戶權限管理能夠防止未經授權的操作(如遙控操作,運行參數修改等)。可以定義(yi) 不同級別用戶的登錄名、密碼及操作權限,為(wei) 係統運行、維護、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圖27用戶權限
4.4.14故障錄波
應可以在係統發生故障時,自動準確地記錄故障前、後過程的各相關(guan) 電氣量的變化情況,通過對這些電氣量的分析、比較,對分析處理事故、判斷保護是否正確動作、提高電力係統安全運行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其中故障錄波共可記錄16條,每條錄波可觸發6段錄波,每次錄波可記錄故障前8個(ge) 周波、故障後4個(ge) 周波波形,總錄波時間共計46s。每個(ge) 采樣點錄波至少包含12個(ge) 模擬量、10個(ge) 開關(guan) 量波形。
圖28故障錄波
4.4.15事故追憶
可以自動記錄事故時刻前後一段時間的所有實時掃描數據,包括開關(guan) 位置、保護動作狀態、遙測量等,形成事故分析的數據基礎。
用戶可自定義(yi) 事故追憶的啟動事件,當每個(ge) 事件發生時,存儲(chu) 事故*10個(ge) 掃描周期及事故後10個(ge) 掃描周期的有關(guan) 點數據。啟動事件和監視的數據點可由用戶規定和隨意修改。
圖29事故追憶
4.5係統硬件配置清單
序號 | 設備 | 型號 | 圖片 | 說明 |
1 | 能量管理係統 | Acre1-2000ES | | 內(nei) 部設備的數據采集與(yu) 監控,由通信管理機、工業(ye) 平板電腦、串口服務器、遙信模塊及相關(guan) 通信輔件組成。 數據采集、上傳(chuan) 及轉發至服 務器及協同控製裝置。 策略控製:計劃曲線、需量控製、削峰填穀、備用電源等。 |
2 | 工業(ye) 平板電腦 | PPX133L | |
2)可視化展示:顯示係統運行信息 |
3 | 交流計量電表 | DTSD1352 | | 集成電力參數測量及電能計量及考核管理,提供上48月的各類電能數據統計:具有2~31次分次諧波與(yu) 總諧波含量檢測,帶有開關(guan) 量輸入和開關(guan) 量輸出可實現“遜信”和“遙控”功能,並具備報警輸出。帶有RS485通信接口,可選用MODBUS-RTU或DL/T645協議。 |
4 | 直流計量電表 | DJSF1352 | | 表可測量直流係統中的電壓、電流、功率以及正反向電能等; 具有紅外通訊接口和RS-485通訊接口,同時支持Modbus-RTU協議和DLT645協議:可帶維電器報警輸出和開關(guan) 量輸入功能; |
5 | 通信管理機 | ANet-2E8S1 | | 能夠根據不同的采集規約進行水表、氣表、電表、微機保護等設備終端的數據采集匯總; 提供規約轉換、透明轉發、數據加密壓縮、數據轉換、邊緣計算等多項功能; 實時多任務並行處理數據采集和數據轉發,可多鏈路上送平台據; |
6 | 串口服務器 | Aport | | 功能:轉換“輔助係統”的狀態數據,反饋到能量管理係統中 1)空調的開關(guan) ,調溫,及完*斷電(二次開關(guan) 實現) 2)上傳(chuan) 配電櫃各個(ge) 空開信號 3)上傳(chuan) UPS內(nei) 部電量信息等 4)接入電表、BSMU等設備 |
7 | 遙信模塊 | ARTU-K16 | |
4)讀取門禁程傳(chuan) 感器信息,並轉發給到上層(門禁事件上報) |
5結 論
目前,全球微電網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對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的建設要求不斷增加。因此,需按照具體(ti) 的工程建設需求,合理采用現代化的關(guan) 鍵技術,以完善分布式儲(chu) 能容量配置,確保充電樁有序運行,並構建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的就地協調控製技術模式。未來需要不斷進行工程關(guan) 鍵技術創新,以達到預期的技術發展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清偉(wei) ,李星葦,周昊.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應用關(guan) 鍵技術[J].機電設備,2023,40(5):35-38.
[2]吳冠男,張明理,徐建源,等.適用於(yu) 評估風電接納能力的時序生產(chan) 模擬算法研究[J].電力係統保護與(yu) 控製,2017,45(23):151-157.
[3]張孝山.微電網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經濟運行關(guan) 鍵技術應用研究[C].//中國科技成果薈萃(2021卷),2021.
[4]李鋒.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應用技術研究[J].鋼鐵技術,2019(2):53-56.
[5]單棟梁,劉向立,徐利凱,等.用戶側(ce) 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係統應用研究[J].電器與(yu) 能效管理技術,2020(2):41-46.
[6]hth下载地址企業(ye) 微電網設計與(yu) 應用手冊(ce) .2022年05版.
[7]季順國.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智能微電網工程應用關(guan) 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