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an) 品分類
Productshth下载地址 陳聰
摘要:目前,新能源汽車因其環保等特性受到大眾(zhong) 的歡迎,銷量直線上升。雖然新能源汽車解決(jue) 了尾氣排放問題,但其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值得研究。因此,現就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構造、電力供應係統以及鋰電池結構特點、其引發的火災特性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處置對策,以期為(wei) 相關(guan) 研究提供參考。
關(guan) 鍵詞:新能源汽車;火災處置;電力供應係統;鋰電池
一、新能源汽車的主體(ti) 構成分析
1新能源汽車的主體(ti) 構成
新能源汽車推進係統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電力供應係統、電動推進係統、支持係統。
電力供應係統由電池、能源管理係統和充電裝置構成,其主要功能是向電機提供動力,同時監控電池狀態和管理充電過程。在安裝至車輛之前,通過串聯或並聯的方法,將12V或24V電池組配置成低電壓供電係統。考慮到新能源汽車需要較高的運行速度,這些車輛往往依賴於(yu) 高電壓供電。可通過將多個(ge) 12V或24V電池組通過特定方式連接,形成高壓電池組,通過DC/DC轉換器調整電壓以滿足電機需求。
電動推進係統由電控單元、功率轉換模塊、電動機、傳(chuan) 動係統和輪胎構成,主要功能是*效地將電池中的電能轉換成輪胎的旋轉動力,在減速或製動時將能量回收到電池中,以實現能源利用。
支持係統包括額外的動力源、助力轉向、導航、人工智能等,旨在提高駕駛體(ti) 驗與(yu) 乘坐舒適性。
2新能源汽車電池主要結構
磷酸鐵鋰電池較好的熱穩定性成為(wei) 各大廠商的優(you) 先選擇對象。因此,它也成為(wei) 消防救援隊伍的主要研究對象。
鋰離子蓄電池由正*、負*、隔膜、電解溶液構成。其中鋰離子蓄電池的正*材料主要由氧化鋰鈷、鎳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鋰構成;鋰離子電池的負*材料通常采用鋰與(yu) 碳之間形成的層狀化合物,即LixC6。作為(wei) 電池隔離層的材料,主要是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構成。電解質部分則含有如六氟磷酸鋰和六氟合*酸鋰等有機溶劑,而電池內(nei) 的有機溶液是通過將磷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硝酸二乙酯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調配而得到的。
3鋰離子蓄電池的著火特性
鋰電池儲(chu) 存著大量電能在體(ti) 積中,安全問題主要熱失控引起,有機小分子連鎖反應是引發熱失控的關(guan) 鍵因素。在鋰離子電池的熱失控過程可分為(wei) 三個(ge) 主要階段:起始階段,電池內(nei) 部溫度達到90~100℃時,會(hui) 引發負*材料的熱分解,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與(yu) 氧氣。積能階段,在鋰離子電池內(nei) 部溫度達到250~350℃時,鋰離子與(yu) 電解質中的有機溶劑(如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等)開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如甲烷、乙烷等易燃碳氫化合物氣體(ti) ,引起電池體(ti) 積*大。氧化爆炸階段,在電池充電過程中,正*材料與(yu) 電解質之間可能會(hui) 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釋放出大量高溫和有害氣體(ti) ,這種情況下電池有可能自行點火或者發生爆炸。
二、新能源汽車的火災風險性及救援難點
作為(wei) 能量儲(chu) 存裝置,電池易受外部環境或內(nei) 部質量問題的影響,導致熱失控現象發生,從(cong) 而引發火災或爆炸等嚴(yan) 重後果。新能源汽車中的電池安全問題是其安全性關(guan) 注的*心點。這些車輛在發生火災時的特性與(yu) 傳(chuan) 統燃油汽車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體(ti) 現在:
1火災突發性與(yu) 燃燒速度
在使用過程中,過度充電、水分侵入、物理撞擊或高溫都可能對新能源汽車電池造成損害,提高火災風險。上海消防研究所的一項實驗顯示,通過並聯電池芯並采用穿刺技術引起內(nei) 部短路來模擬熱失效情形,結果表明動力電池一旦發生熱失效便能迅速著火。從(cong) 著火到達燃燒*峰的時間僅(jin) 需6s,而要將火*全撲滅則需耗時達3min,此期間內(nei) 部溫度可高達916℃。電池一旦發生熱失控,就會(hui) 快速釋放出大量易燃的氣體(ti) 或液體(ti) ,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大大減少了報警、調度和救援操作的有效時間。
2火災車輛狀況複雜
在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時,鋰離子電池燃燒會(hui) 釋放大量的熱和氣體(ti) 。若電池的安全閥功能失效,釋放的能量有可能觸發車輛爆炸。與(yu) 傳(chuan) 統燃油車類似,新能源車輛內(nei) 部裝有大量裝飾材料和電子設備,它們(men) 在燃燒時會(hui) 產(chan) 生諸多有害氣體(ti) 。電池燃燒還會(hui) 產(chan) 生大量有毒物質,如氟化物、烯烴、烷烴、醚等。鋰離子電池中的電解液是易揮發且具有強腐蝕性的有機液體(ti) ,它能通過呼吸、皮膚吸收等途徑進入人體(ti) ,易引起現場救援人員和被困者中毒或窒息。此外,新能源汽車采用的高電壓大容量電池基礎電壓可達380V,不當處理會(hui) 導致觸電事故發生。
3起火車輛複燃概率高
新能源汽車蓄電池被金屬殼保護,直接用水槍滅火比較困難,難以迅速且*底地撲滅火勢。即使表麵的火焰被熄滅,內(nei) 部的熱反應仍在進行,很容易導致電池再次著火。
4起火車輛撲救困難,專(zhuan) 業(ye) 技術要求高
鋰離子蓄電池內(nei) 部成分在高溫下會(hui) 產(chan) 生氧化物,即使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仍能持續燃燒,且其內(nei) 部的電芯外部由外殼材料包圍,滅火劑難以作用到電芯內(nei) 部。目前,救援隊伍內(nei) 部對於(yu) 此類汽車火災撲救多采用遠距離灑水、翻轉事故車輛、拆卸撬開電池包、長時間不間斷注水等滅火方式。相對於(yu) 傳(chuan) 統汽車滅火,此類汽車火災存在滅火效不佳、安全隱患更大、滅火時間更長等問題。
三、新能源汽車火災常見撲救技戰術
在接到新能源汽車火災報警時,事先的準備至關(guan) 重要,包括進行詳盡的詢問、給出具體(ti) 指導和確保正確的引導。當指揮*心接收到關(guan) 於(yu) 新能源汽車的火警信息時,應立即獲取車輛的品牌和型號信息,並利用新能源汽車的數據資源,如服務手冊(ce) 、救援指南等,查找必要的信息。這樣可以快速了解車輛的電池類型、電池容量、*大工作電壓和高壓電路的布局。同時,聯係當地的車輛銷售商以獲得*新的車輛信息,並以此對趕往現場的救援隊伍進行簡要說明,特別強調個(ge) 人安全保護的重要性。再次與(yu) 報警人員聯係,給出明確的指導建議。例如,如果電池組已經起火,通常的滅火器可能無法有效撲滅火勢,應告知報警人停止嚐試滅火並指導其向下風方向疏散,以保證人員安全。
在到達火災現場後,緊急指揮人員*須立即了解關(guan) 鍵情況,包括火源的具體(ti) 位置、有無人員被困及其位置和受傷(shang) 情況,要注意電池組單元損壞、起火、泄漏情況,還要留意車輛發動機區域、前蓋、門、行李廂等是否有任何特殊標誌,以準確判定車輛類型。基於(yu) 現場獲得的具體(ti) 信息,進行科學且合理的應急部署與(yu) 行動計劃製定。
在遇到有人員被困情況下,優(you) 先考慮人員安全與(yu) 救助,盡力營救車內(nei) 被困者。若車門因故障無法開啟,應采用多方位入手策略,如破碎車窗玻璃,並使用水槍產(chan) 生水霧對抗火焰,以阻止火勢擴散,贏得救援時間。同時可應用液壓擴張器、切割器、千斤頂、消防斧等救援工具,以破拆車頂或拆卸車門等手段進行救援。在執行車體(ti) 破拆作業(ye) 時,使用霧化水流進行噴灑,減少火花產(chan) 生。
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火災特殊風險屬性,在當前消防技術條件下,優(you) 先考慮的是人員救援,目標是確保人員安全、阻止火勢進一步發展並盡可能減少損失。基於(yu) 火災發生的具體(ti) 位置與(yu) 現場主要任務,應有選擇性地決(jue) 定采取何種滅火及救援策略,具體(ti) 的方法如下:①降溫冷卻方法。在沒有起火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傳(chuan) 統車輛火災處置的方式來撲滅汽車的火災。當蓄電池著火時,需采用出水降溫冷卻的方法。②覆蓋隔離法。當新能源汽車火災處於(yu) 發展及*麵燃燒階段時,在確保車內(nei) 無人員被困的情況下,可利用超大型滅火毯對車輛進行*全覆蓋,覆蓋前應將車輛內(nei) 飾與(yu) 外圍的明火打滅,利用窒息滅火原理,快速撲滅明火,此方法能有效控製消滅車輛可燃物明火,但對阻止蓄電池組的熱失控沒有任何作用。③圍擋浸泡法。當新能源汽車處於(yu) *全燃燒、電池包熱失控無法控製階段時。在無被困人員的前提下,救援人員需在水槍的掩護和滅火毯覆蓋法相配合的情況下,在現場組裝圍擋設備擋板,將著火車輛*全包圍,然後對圍擋內(nei) 部進行灌水操作,冷卻車輛底盤及電池包,達到撲滅火勢目的。此方法能有效控製電池包熱失控,起到*麵降溫效果,防止車輛複燃。④快速轉移法。當火災發生在如停車場、地下車庫等對周圍有較大影響且現場不可控時,救援人員需利用水槍從(cong) 著火車輛後方兩(liang) 側(ce) 抵近滅火,控製外圍火勢。然後利用滅火毯對事故車進行覆蓋,控製火勢和煙氣擴散,同時保護救援人員免受毒煙、漏電、爆炸、噴射火傷(shang) 害。在現場指揮員、安全員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監督下,采用邊揭毯、邊牽引、邊冷卻的方式,協力將著火車輛牽引至空曠安全地帶進行處置。也可借鑒森林草原火災處置措施中“防火隔離帶”思路,選用托底式搬運機器人和拖輪式搬運機器人對事故車輛的毗鄰車輛進行快速轉移,對著火車輛進行孤立處置。
四、針對新能源車輛的消防處理流程與(yu) 方法
1現場風險評估
指揮員和安全員在做好個(ge) 人防護的前提下,攜帶紅外熱成像儀(yi) ,測溫儀(yi) 、漏電探測器、絕緣斷線鉗、可燃氣體(ti) 檢測器、有毒氣體(ti) 檢測器、佩戴電絕緣手套等器材至著火車輛附近,對汽車進行危險評價(jia) ,並切斷車輛電源。
2現場安全管控
指揮員要根據事故嚴(yan) 重性來確定警戒區域、安全區。需負責組織救援人員疏散旁觀者,與(yu) 交通管理部門合作,確保周邊交通的順暢,將事故現場分為(wei) 多個(ge) 專(zhuan) 門區域,包括火災撲救區域、設備替換區、傷(shang) 員轉移及待命區域。對於(yu) 特別嚴(yan) 重情況,還需要設立臨(lin) 時指揮*心、人員集結點、物資補給區。
現場外圍安全員需協同公安、交通等部門,對事故警戒範圍進行嚴(yan) 格封控,在距離事故現場不小於(yu) 50m處進行警戒,高速公路距離則增加到150m,如遇到特殊天氣,可適當擴大警戒範圍,火場安全員需對進入火災撲救區人員的安全防護情況進行詳細檢查並做好登記,
每10min提醒內(nei) 攻人員內(nei) 攻時間和注意氣瓶餘(yu) 量。應當成立偵(zhen) 察小組,在現場持續使用可燃氣體(ti) 探測器進行監測,根據情況適時更改安全警戒線。指揮員需攜帶溫度測量工具,實時監控事故車輛的電池溫度,並據此調整警戒區域的範圍。
3安全防護
安全防護關(guan) 係到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也是消防安全工作順利完成的保障。消防指戰員需要根據現場實際狀況采取個(ge) 人防護措施,包括穿戴完整滅火、救援防護服。接近著火車輛的工作人員應立即裝備空氣呼吸器,並正確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靴等防護裝備。
4處置流程
在進行破拆、撲滅火勢和救援工作,要遵循“救人*一,科學施救”的原則,如果條件許可,應盡快切斷車輛電源,並把車鑰匙放入信號屏蔽袋中或置於(yu) 車輛10m外的位置。但是,還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處置,具體(ti) 內(nei) 容如下:
針對電池熱失控、車輛未出現明火的情況。在降溫冷卻組的掩護下,滅火組使用汽車底盤便攜式滅火裝具對車輛底盤處裸露燃燒的電池進行射水冷卻。與(yu) 此同時,其他人員預組裝圍擋,如果蓄電池的冷卻效果不佳,現場火勢有進一步擴散的趨勢時,在水槍掩護下在事故車輛四周迅速搭建圍擋,采取射水注水或直接注水法,向圍擋內(nei) 注水淹沒電池包,持續降溫冷卻至電池包溫度降至安全範圍。
針對車輛車廂內(nei) 已起火、車輛進入*麵燃燒階段的情況。在射水降溫冷卻組水槍手的掩護下,滅火組需使用大號滅火毯,對事故車輛進行*麵覆蓋。在可靠近起火車輛情況下,射水降溫冷卻組配合破拆小組破拆車窗,插入水槍進行注水滅火,達到撲滅車廂內(nei) 明火、冷卻整車目的。滅火組其餘(yu) 人員預搭建圍擋,當電池冷卻效果不理想、火勢有進一步擴大蔓延趨勢時,在水槍掩護下在事故車輛四周迅速搭建圍擋,采取射水注水或直接注水法,向圍擋內(nei) 注水淹沒電池包,持續冷卻直至電池包溫度降至安全範圍。
注意,以上處置流程需車內(nei) 無人員被困的情況下實施。
5注意事項
新能源汽車火災處置還有一些事項要注意,具體(ti) 如下:
*一,嚴(yan) 禁在情況不明、未做好個(ge) 人防護的情況下,盲目翻轉車輛;嚴(yan) 禁對帶有鮮豔橙色標記的高壓線路係統進行剪、切和拆卸,以免導致高壓係統與(yu) 外部絕緣發生故障,導致觸電事故發生。
*二,在處置過程中,*須嚴(yan) 格佩戴個(ge) 人安全防護措施,近距離操作人員*須做好防觸電保護及全包裹式防護,嚴(yan) 防觸電、電池電解液噴濺、熱失控高溫可燃氣體(ti) 噴射、爆炸等傷(shang) 害。
*三,指揮員和安全員需持續監控著火車輛的狀態,利用熱成像相機監測電池部位的溫度。如果發現電池溫度突然升高或有大量煙霧釋放,*須立即發出撤退信號,並指導人員撤到安全區。
五、hth下载地址智慧消防雲(yun) 平台
1平台概述
hth下载地址智慧消防雲(yun) 平台依托物聯網、雲(yun) 計算、互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對充電站配電係統的運行、電能消耗、電能質量、充電安全和行為(wei) 安全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為(wei) 充電站的可靠、安全、經濟運行提供保障,並及時切除安全隱患、避免電氣火災發生,從(cong) 而保障人員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打造“安全、*效、舒適、綠色”的“人—車—樁—電網—互聯網—多種增值業(ye) 務”的智慧充電站,提升充電站的社會(hui) 和經濟價(jia) 值。
2適用場合
可廣泛應用於(yu) 醫院、學校、酒店、體(ti) 育場等公共建築;商業(ye) 廣場、產(chan) 業(ye) 園等綜合園區;企業(ye) 、住宅小區等場所。
3組網架構
平台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主要由終端感知設備、邊緣計算網關(guan) 和能效管理平台層三個(ge) 部分組成,詳細拓撲結構如下:
4參考選型
序號 | 名稱 | 單位 |
1 | 智慧用電雲(yun) 平台 | EIOT |
2 | 電氣火災探測器 | ARCM300係列 |
3 | 限流式保護器 | ASCP係列 |
4 | 汽車充電樁 | AEV200係列 |
5相關(guan) 產(chan) 品介紹
5.1 7KW交流充電樁AEV-AC007D
產(chan) 品功能
(1)智能監測:充電樁智能控製器對充電樁具備測量、控製與(yu) 保護的功能,如運行狀態監測、故障狀態監測、充電計量與(yu) 計費以及充電過程的聯動控製等。
(2)智能計量:輸出配置智能電能表,進行充電計量,具備完善的通信功能,可將計量信息通過RS485分別上傳(chuan) 給充電樁智能控製器和網絡運營平台。
(3)雲(yun) 平台:具備連接雲(yun) 平台的功能,可以實現實時監控,財務報表分析等等。
(4)保護功能:具備防雷保護、過載保護、短路保護,漏電保護和接地保護等功能。
(5)材質可靠:保證長期使用並抵禦複雜天氣環境。
(6)適配車型:滿足國標充電接口,適配所有符合GB/T 20234.2-2015國標的電動汽車,適應不同車型的不同功率。
(7)資產(chan) 安全:產(chan) 品全部由中國平安保險承保,充分保障設備、車輛、人員的安全。
5.2 直流充電樁係列
5.3電氣火災探測器ARCM300-Z
序號 | 名稱 | 型號、規格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1 | 電氣火災監控裝置 | 三相(I、U、Kw、Kvar、Kwh、Kvarh、Hz、COSφ),視在電能、四象限電能計算,單回路剩餘(yu) 電流監測,4路溫度監測,2路繼電器輸出,2路開關(guan) 量輸入,事件記錄,內(nei) 置時鍾,點陣式LCD顯示,1路獨立RS485/Modbus通訊,支持4G/NB等多種無線上傳(chuan) 方案,支持斷電報警上傳(chuan) 功能。 | 隻 | 1 | hth下载地址 |
5.4限流式保護器ASCP200
產(chan) 品功能:
(1)短路保護:保護器實時監測用電線路電流,當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能在150微秒內(nei) 實現快速限流保護,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2)過載保護:當線路電流過載且持續時間超過動作時間(3~60秒可設)時,保護器啟動限流保護,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3)表內(nei) 超溫保護:當保護器內(nei) 部器件工作溫度過高時,保護器實施超溫限流保護,並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4)組網通訊:保護器具有1路RS485接口,可以將數據發送到後台監控係統,實現遠程監控。
6平台功能
6.1 登錄
6.2首頁
平台首頁顯示充電站的位置及在線情況,統計充電站的充電數據
6.3實時監控
(1)充電站監控
可以按站點名稱進行篩選,顯示站點詳情、充電槍列表、統計訂單信息、故障記錄,點擊某個(ge) 充電槍編號後在進入充電槍監控頁麵實時監測變壓器負荷(搭配ACM300T、ADW300),當負荷超過50%時,係統會(hui) 限製新增開始充電的充電樁的功率,降為(wei) 50%,當變壓器負荷超過80%時,係統將不允許新增充電樁開始充電,直到負荷下降為(wei) 止。如圖所示:
統計當前充電站各充電樁回路的數據;通過卡片的形式展現充電樁的數據;顯示故障列表;如圖所示:
(2)充電樁監控
顯示充電樁充電數據;顯示各回路的充電狀態;可以對充電中的回路進行手動終止;顯示訂單信息、故障信息;如圖所示:
(3)設備監控
顯示限流式保護器的狀態,包括線路中的剩餘(yu) 電流、溫度及異常報警,如圖所示:
6.4 故障管理
(1)故障查詢
故障查詢中記錄了登錄用戶相關(guan) 聯的所有故障信息。如圖所示:
(2)故障派發
故障派發中記錄了當前待派發的故障信息。如圖所示:
(3)故障處理
故障處理中記錄了當前待處理的故障信息。如圖所示:
6.5能耗分析
在能耗分析中,可查看*定時段關(guan) 聯站點和關(guan) 聯樁的能耗信息並顯示對應的能耗趨勢圖。如圖所示:
6.6故障分析
在故障分析中,可查看相關(guan) 時間內(nei) 的故障數、故障狀態、故障類型、趨勢分析以及故障列表。如圖所示:
6.7財務報表
在財務報表中,可根據時間查看關(guan) 聯站點的財務數據。如圖所示:
6.8收益查詢
在收益查詢中,可查看總的收益統計、收益變化曲線圖、支付占比餅圖以及實際收益報表。如圖所示:
7案例實景
參考文獻
[1]劉海峰.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分析及處置對策研究[J].科技
資訊,2020,18(21):81-83.
[2]阮藝亮,王佳.我國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分析與(yu) 對策[J].汽
車文摘,2019(5):39-43.
[3]劉子華.電動汽車鋰電池火災特性及滅火技術[J].電子技術
與(yu) 軟件工程,2020(1):68-68.
[4]李宇峰.新能源汽車火災處置對策研究.上海市徐匯區消防救援支隊,2000.30
[5]hth下载地址企業(ye) 微電網設計與(yu) 應用手冊(ce) 2019.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