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an) 品分類
Productshth下载地址 陳聰
摘要:虛擬電廠是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的典型實踐。針對當前虛擬電廠適用技術標準較少、標準體(ti) 係建設滯後的問題,對虛擬電廠相關(guan) 標準進行收集、梳理,從(cong) 基礎通用、規劃建設、運行維護、支撐技術和能效評估等方麵分析了虛擬電廠各環節的標準化現狀,依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係統工程方法,結合引導性、協調性、係統性和開放性的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構建原則,設計了涵蓋15個(ge) 子類、52個(ge) 標準係列的體(ti) 係架構,並基於(yu) 未來需求分析提出了重點布局建議,為(wei) 虛擬電廠標準製定和修訂工作提供參考。
關(guan) 鍵詞:標準體(ti) 係;虛擬電廠;需求分析;布局研究
0引言
新能源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等特征,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高比例新能源大量接入電力係統,給電力係統平衡調節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一係列新的挑戰[1]。虛擬電廠可以利用智能計量、5G通信和優(you) 化控製等技術對多種分布式靈活性資源進行聚合調控,有助於(yu) 挖掘電力係統靈活性資源潛力,保障電力係統運行安全[2-5]。構建完善的虛擬電廠技術標準體(ti) 係對於(yu) 推動虛擬電廠走向成熟和規模化應用起著關(guan) 鍵作用。2022年10月9日,能源局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6],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推進虛擬電廠領域重點標準製定和修訂。目前,國內(nei) 虛擬電廠正處於(yu) 初期發展階段,針對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的研究幾乎空白,少數文獻僅(jin) 從(cong) 需求響應標準體(ti) 係的角度進行了研究。文獻[7]綜合分析了國內(nei) 外需求響應相關(guan) 的標準規範的製定與(yu) 發展,提出基於(yu) OpenADR(開放式自動需求響應)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hui) )CIM(公共信息模型)的信息模型核心標準編製思路,進而提出需求響應國際標準的研發技術路線;文獻[8]結合需求響應業(ye) 務發展對標準化工作的實際需求,分析了需求響應標準體(ti) 係架構,詳細總結了現有的需求響應關(guan) 鍵標準;針對國內(nei) 開展需求響應技術研究、項目試點建設等的實際需求,文獻[9]分析了電力需求響應係統的組成結構、需求響應標準體(ti) 係架構,設計了涵蓋需求響應係統、終端設備、係統接口、測量與(yu) 評估和業(ye) 務與(yu) 監管5個(ge) 方麵的需求響應技術標準體(ti) 係。以上研究為(wei) 需求響應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的構建提供了重要參考。然而,虛擬電廠作為(wei) 多元靈活性資源聚合平台,涵蓋了分布式電源、儲(chu) 能、電動汽車等更多類型的資源主體(ti) ,既可以作為(wei) “正電廠”削峰,也可以作為(wei) “負電廠”填穀。過去主要圍繞削峰類需求響應構建的標準體(ti) 係無法滿足多種類型虛擬電廠的規模化發展需求。本文在對虛擬電廠相關(guan) 標準進行全麵收集和梳理的基礎上,對現有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進行歸類和分析,建立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架構,並基於(yu) 虛擬電廠建設情況和試點中麵臨(lin) 的問題進行需求分析,提出了標準布局建議。
1虛擬電廠標準化現狀
本文基於(yu) 國內(nei) 已頒布、立項的虛擬電廠標準及規範,對虛擬電廠不同環節標準進行了梳理和歸類,如表1所示。依據調研得到的15項虛擬電廠相關(guan) 標準(截至2023年8月),將其分為(wei) 基礎通用、規劃建設、運行維護、支撐技術和能效評估5個(ge) 方麵,在這5個(ge) 方麵對虛擬電廠的標準現狀和需求進行分析。
1)基礎通用方麵
目前關(guan) 於(yu) 虛擬電廠基礎通用的國際標準有IECTS63189-1《虛擬電廠:一部分架構與(yu) 技術要求》和IECTS63189-2《虛擬電廠用例》兩(liang) 項標準,針對虛擬電廠的統一術語、技術要求、總體(ti) 框架等指標提出了規範要求。標準20221366-T-524《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yu) 評估技術規範》(正在起草中),這是虛擬電廠領域正式立項的標準,用以指導虛擬電廠的分類和不同種類虛擬電廠的資源配置。基礎通用標準的製定是虛擬電廠發展的支撐要素,用以指導虛擬電廠建設。目前,虛擬電廠基礎通用標準尚不完備,國內(nei) 虛擬電廠建設以需求響應業(ye) 務為(wei) 主,用戶對於(yu) 虛擬電廠和需求響應概念的分類界限並不明確,嚴(yan) 重影響了用戶參與(yu) 虛擬電廠建設的積極性,製約了國內(nei) 虛擬電廠發展,亟須加快基礎通用標準的製定。
2)規劃建設方麵
規劃建設方麵的標準仍然空白,這方麵的團體(ti) 和地方標準集中在虛擬電廠平台建設和信息通信上,主要包括團體(ti) 標準T/CES125—2022《負荷側(ce) 虛擬電廠管控平台功能導則》、深圳市地方標準DB4403/T341—2023《虛擬電廠終端授信及安全加密技術規範》和煙台開發區德聯軟件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ye) 標準Q/DLSOFT001-2021—2021《德聯虛擬電廠聚合平台》。這幾項標準主要從(cong) 終端負荷的角度規定了虛擬電廠平台的功能架構、定位和要求,以及終端通信的網絡安全要求和總體(ti) 目標。但針對虛擬電廠整體(ti) 平台建設、平台管理等方麵沒有具體(ti) 的標準規定,缺乏明確的平台功能定位;同時虛擬電廠各層係統及終端的通信規範指標各異,導致業(ye) 務互聯互通能力較差,亟須加快開展標準化工作。在市場和資源建設方麵的標準仍然空白,目前國內(nei) 的輔助服務和現貨市場政策尚不完善,市場尚不成熟[15],為(wei) 了引導虛擬電廠進入市場交易,需要盡快製定虛擬電廠準入電力市場的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虛擬電廠聚合分布式電源、用戶側(ce) 資源、儲(chu) 能及電動汽車等資源,但中國目前以負荷側(ce) 資源為(wei) 主,尚未充分釋放可再生能源的活力,在資源建設維度缺乏資源聚合的相關(guan) 標準,應盡快開展規劃建設相應標準的製定和修訂工作。
3)運行維護方麵
標準20221356-T-524《虛擬電廠管理規範》(正在起草中)規定了虛擬電廠接入電力係統運行應遵循的電網運行對虛擬電廠申請並網程序和條件、虛擬電廠並網與(yu) 接入、虛擬電廠調度運行等運行標準。深圳市地方標準DB4403/T343—2023《分布式光伏接入虛擬電廠管理雲(yun) 平台技術規範》和團體(ti) 標準T/CNESA1102—2022《電化學儲(chu) 能係統接入虛擬電廠技術規範》規範了不同資源接入虛擬電廠的接入方式、運行安全規定和業(ye) 務交互流程等運行管理規定。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ye) 標準Q/GDNZ.JB108—2023《虛擬電廠運營管控係統技術規範》從(cong) 運營管控係統的架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防護等角度對虛
擬電廠運維標準進行製定。這4項標準涉及虛擬電廠的運行維護、並網與(yu) 接入、調度管理和運行安全規定等方麵。但其實施應用並不廣泛;且相關(guan) 係統及設備的功能性能參差不齊,安全防護能力有待提升,難以滿足虛擬電廠運營要求。目前大部分省份能源主管機構尚未出台適用於(yu) 虛擬電廠的並網調度協議模板,缺乏並網調度細則相關(guan) 標準。
4)支撐技術方麵
團體(ti) 標準《充放電虛擬電廠負荷聚合調控技術要求》(已立項)、《多能互補型虛擬電廠聚合調控技術要求》(已立項),企業(ye) 標準Q/GDNZ.JB110—2023《虛擬電廠用戶交互終端技術規範》、Q/GDNZ.JB109—2023《虛擬電廠邊緣智慧能源終端技術規範》,以及地方標準《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有序充電和V2G(電動汽車入網)雙向能量互動技術規範(征求意見稿)》從(cong) 資源聚合技術、協調控製技術、信息通信技術等角度為(wei) 虛擬電廠聚合調控相關(guan) 資源、實現信息和能量的交互及優(you) 化調度提供了技術標準支撐。目前虛擬電廠對係統內(nei) 可調節能源的協調控製功能和策略有待完善,對體(ti) 量大、資源分布廣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控製能力不足,預測能力也不夠,相關(guan) 技術並無標準支撐,關(guan) 鍵技術的標準目前空白,亟待完善。同時,《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ti) 係建設指南》對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標準體(ti) 係建設進行了部署和指導,應盡快開展虛擬電廠領域相關(guan) 標準的製定工作,為(wei) 前沿技術在虛擬電廠中的應用提供標準支撐,助力電力係統靈活性資源優(you) 化配置。
5)能效評估方麵
標準20221366-T-524《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yu) 評估技術規範》中虛擬電廠配置方案的評價(jia) 方法客觀評價(jia) 了虛擬電廠資源構成的優(you) 劣。但該方法無法對虛擬電廠的潛力實現有效預測,運行評價(jia) 指標及評價(jia) 要求不完善,運行反饋機製尚未建立,導致對相關(guan) 主體(ti) 和資源評價(jia) 不全麵、不及時,不利於(yu) 虛擬電廠健康發展。虛擬電廠作為(wei) 一種高效聚合並優(you) 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可控負荷和儲(chu) 能係統的技術,能有效促進電力係統綠色低碳轉型。*方位評估虛擬電廠效益,對於(yu) 虛擬電廠投資運營具有重要意義(yi) ,應盡快開展相應標準的製定工作。總體(ti) 而言,目前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總體(ti) 數量少,在國際標準、標準等各層級缺失都較為(wei) 嚴(yan) 重,覆蓋麵小,尤其在能效評估領域尚為(wei) 空白,缺乏具體(ti) 標準的支撐。
2標準體(ti) 係框架
2.1構建原則
本文在構建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時,重點考慮“引導性、協調性、係統性、開放性”等原則。
1)引導性原則
目前,國內(nei) 虛擬電廠正處於(yu) 由邀約型向市場型過渡的階段,從(cong) 用戶響應邀約參與(yu) 負荷的削減到用戶和發電主體(ti) 自發參與(yu) 電力交易,虛擬電廠的商業(ye) 模式將發生巨大轉變。但目前尚無成熟的虛擬電廠標準模式,虛擬電廠的定義(yi) 還不明確,使得用戶對於(yu) 需求響應和虛擬電廠的差異並沒有清晰的認識,不利於(yu) 提升用戶參與(yu) 虛擬電廠交易的積極性;在市場建設中,交易機製處於(yu) 起步階段,多數虛擬電廠試點僅(jin) 以邀約等方式參與(yu) 政策性需求響應。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的構建應對提高用戶參與(yu) 積極性、加快虛擬電廠實現階段化轉變和規模化發展起到引導作用。
2)協調性原則
近些年,地方層麵發布了諸多宏觀政策,對虛擬電廠建設發展給予指導。2022年以來,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能源局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ti) 係規劃》
《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的指導意見》[24]等文件,明確指出建立和完善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山西、山東(dong) 等地方也出台文件,要求製定虛擬電廠相關(guan) 的政策規範和市場機製。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的建設應與(yu) 和地方發布的虛擬電廠建設相關(guan) 的政策、規劃中的要求相一致,與(yu) 國內(nei) 外已開展的虛擬電廠標準化基礎工作相協調。
3)係統性原則
虛擬電廠資源橫跨源網荷儲(chu) 等多個(ge) 領域,從(cong) 技術架構來看可分為(wei) 3層:1層為(wei) 分布式資源層,即分布在配電網中的各種可再生能源、儲(chu) 能設備、可調負荷等,該層級響應上級下發的調控指令和價(jia) 格激勵,並由上層通信進行采集和監控;2層為(wei) 通信網絡層,通過通信設備向虛擬電廠管控平台層反映相關(guan) 數據信息,在線接收電網調控下發的調控指令並分解至虛擬電廠內(nei) 各類可調節資源;3層為(wei) 管理平台層,在該層級,虛擬電廠根據預測的相關(guan) 信息和可控資源的調度能力進行信息決(jue) 策和電力交易,虛擬電廠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在編製各係統組成部分的標準規範時,不論在內(nei) 容上還是在層次上都要體(ti) 現係統性,要根據係統總體(ti) 工程的要求合理安排,劃分不同層的標準條目;確保涉及領域全麵完整、層次適當,各體(ti) 係既相互聯結又相對獨立,保持各子體(ti) 係的範圍與(yu) 邊界清晰。
4)開放性原則
在歐美,虛擬電廠已經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而在國內(nei) ,虛擬電廠正處於(yu) 起步階段,以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和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等單位建設的虛擬電廠示範項目為(wei) 主。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應是充分開放的,既充分吸收國際經驗,又依托國內(nei) 試點成果,與(yu) 時俱進、動態變化與(yu) 擴展,以適應虛擬電廠技術的未來發展需求。
2.2構建流程
本文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應用平行分解法構建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框架。“自上而下”是指重視頂層設計,根據虛擬電廠領域發展規劃,依據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建設原則,明確建設目標;“自下而上”是指重視標準需求,基於(yu) 現有虛擬電廠標準梳理分析,明確未來建設需求。將標準需求與(yu) 現有標準進行對比,識別現有標準與(yu) 需求之間的差距,進行標準的更新和修訂,製定缺失的標準。采用係統工程方法中的平行分解法進行標準子類的劃分和細節的構建,得到具體(ti) 的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布局,為(wei) 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建設提供可行性建議。標準體(ti) 係構建的流程如圖2所示。
3各領域需求分析
本研究中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縱向分為(wei) 功能子體(ti) 係層、標準子類層和標準係列層3個(ge) 層次,其中功能子體(ti) 係層涵蓋基礎通用、規劃建設、運行維護、支撐技術和能效評估等5個(ge) 領域,標準子類層分為(wei) 15個(ge) 子領域共52個(ge) 標準係列,如圖3所示。
1)基礎通用子體(ti) 係
基礎通用子體(ti) 係為(wei) 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提供基礎性和規範性支撐,針對虛擬電廠術語、分類等定義(yi) 不明晰的現狀,亟須加強虛擬電廠總則、術語、指標及技術要求等標準建設,用以指導虛擬電廠各個(ge) 階段標準化基礎工作的開展。
2)規劃建設子體(ti) 係
規劃建設子體(ti) 係包括平台建設、市場建設、資源建設和信息通信建設4個(ge) 子類。針對標準層級較少的現狀,在這一子體(ti) 係中需要加強虛擬電廠規劃建設標準的製定,進一步提高虛擬電廠建設水平;針對子類標準的建設,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還未有標準支撐的市場機製和資源建設子類的標準製定,加快製定虛擬電廠準入電力市場的相關(guan) 技術標準和資源建設領域中聚合類型、聚合模式、聚合構建方法等相關(guan) 標準。加快平台建設子類中分布式資源聚合後整體(ti) 虛擬電廠的平台架構、平台功能、平台應用場景等重點領域的標準製定和修訂。市場建設方麵須加快製定市場準入標準、參與(yu) 路徑,完善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標準建設,完善虛擬電廠參與(yu) 電力市場的投資管理、市場準入、交易模式、結算模式、運行補貼等規則標準製定,引導虛擬電廠參與(yu) 輔助服務市場、日前市場、現貨市場以及長期、跨區域和分布式市場,有序促進虛擬電廠建設與(yu) 運營。資源建設方麵應加強可調負荷資源、分1)基礎通用子體(ti) 係基礎通用子體(ti) 係為(wei) 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提供基礎性和規範性支撐,針對虛擬電廠術語、分類等定義(yi) 不明晰的現狀,亟須加強虛擬電廠總則、術語、指標及技術要求等標準建設,用以指導虛擬電廠各個(ge) 階段標準化基礎工作的開展。
3)規劃建設子體(ti) 係
規劃建設子體(ti) 係包括平台建設、市場建設、資源建設和信息通信建設4個(ge) 子類。針對標準層級較少的現狀,在這一子體(ti) 係中需要加強虛擬電廠規劃建設標準的製定,進一步提高虛擬電廠建設水平;針對子類標準的建設,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還未有標準支撐的市場機製和資源建設子類的標準製定,加快製定虛擬電廠準入電力市場的相關(guan) 技術標準和資源建設領域中聚合類型、聚合模式、聚合構建方法等相關(guan) 標準。加快平台建設子類中分布式資源聚合後整體(ti) 虛擬電廠的平台架構、平台功能、平台應用場景等重點領域的標準製定和修訂。市場建設方麵須加快製定市場準入標準、參與(yu) 路徑,完善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
市場的標準建設,完善虛擬電廠參與(yu) 電力市場的投資管理、市場準入、交易模式、結算模式、運行補貼等規則標準製定,引導虛擬電廠參與(yu) 輔助服務市場、日前市場、現貨市場以及長期、跨區域和分布式市場,有序促進虛擬電廠建設與(yu) 運營。資源建設方麵應加強可調負荷資源、分布式資源、儲(chu) 能資源、資源聚合和容量評估標準等領域標準的建設,充分實現資源聚合,形成規模化可調控能力,為(wei) 虛擬電廠的資源優(you) 化調度提供基礎支持。在資源建設子體(ti) 係中,需要對其標準化模型進行描述,加強對調節成本、範圍、速率等資源模型和參數標準的建設。具體(ti) 包括:可調功率上下限、響應時間、爬坡速率等技術參數標準,虛擬電廠聚合資源的控製策略標準,涵蓋中長期、日前、日內(nei) 、實時等多時間尺度標準等部分。針對虛擬電廠信息通信建設中的通信規範指標、架構等規範化標準建設需求,要從(cong) 虛擬電廠泛在接入、網絡安全防護、數據模型、能力評估、信息及通信等方麵製定一係列標準和規範,加強通信需求指標、通信網絡架構、通信方式、通信接口、信息網絡安全等多個(ge) 領域的標準體(ti) 係建設,全麵覆蓋並規範虛擬電廠參與(yu) “源網荷儲(chu) 互動”業(ye) 務各環節,為(wei) 提高虛擬電廠信息交互能力提供支撐。
4)運行維護建設子體(ti) 係
虛擬電廠中的各類設備在空間和並網點分散分布的特點導致其運行協調相比傳(chuan) 統電廠更加複雜,同時在並網運行時,還需要考慮虛擬電廠與(yu) 傳(chuan) 統機組在響應速度、響應容量等方麵的異同。運行維護子體(ti) 係由並網與(yu) 接入、調度管理、運行安全規定3個(ge) 子類組成。在運行維護子體(ti) 係上,調度管理方麵需要加強虛擬電廠優(you) 化調度標準建設,完善可調節資源參與(yu) 虛擬電廠調控運行的相關(guan) 標準,主要包括:對負荷資源調節能力、實際調節量等運行參數和響應時間、響應速度等電氣化參數的預測,虛擬電廠運行基線、虛擬電廠和可調節資源可信調節能力等的規範標準,可調節資源接入虛擬電廠的協調自動功率控製標準,並網接入規範、調節能力要求、數據交互要求等的並網調度標準指標;需要加強已經出台的標準的應用實施,從(cong)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運行、調度自動化等方麵加強運維管理標準的建設,考慮虛擬電廠接入的安全校核和動態評估等標準建設,保障虛擬電廠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支撐技術子體(ti) 係
虛擬電廠涉及多個(ge) 領域和方麵的技術,支撐技術子體(ti) 係包括關(guan) 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子體(ti) 係。體(ti) 係的建設需緊密跟蹤虛擬電廠建設中的技術細節與(yu) 技術成熟度,加快技術成果轉化為(wei) 標準化應用,布局有協調性、前瞻性的虛擬電廠特色應用標準,加強標準層級的布局和規劃。關(guan) 鍵技術標準的製定、修訂重點在於(yu) 加強虛擬電廠可調節能源的協調控製技術和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預測技術的標準製定,通過稀疏建模、集成學習(xi) 、模擬學習(xi) 等方法對調節能力、持續時間等關(guan) 鍵參數進行準確預測,提升虛擬電廠運行效率,實現獲取分布式能源數據,預測,削峰填穀,迅速響應,從(cong) 而提升自身效益。前沿技術方麵,需要加強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和能源係統數字孿生技術等技術標準的製定,促進可再生能源、儲(chu) 能係統、發售電側(ce) 的聚合和協調優(you) 化等領域的發展。
6)能效評估子體(ti) 係
針對目前虛擬電廠能源評估標準空白的現狀,亟須開展能效評估標準的建設,通過能效評估子體(ti) 係中的標準明確虛擬電廠建設規模和應用範圍,提出虛擬電廠發電、需求響應等能力評估方法,對虛擬電廠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性進行評估,為(wei) 虛擬電廠規劃建設、工程運行維護、技術改進等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撐。能效評估子體(ti) 係需要加強潛力分析、效益評估、用能監測和典型運行場景效果監測標準化建設;潛力分析方麵應加強資源調度潛力評估、柔性資源響應潛力評估、分布式資源發電潛力評估等領域的標準體(ti) 係製定;效益評估包括:比較虛擬電廠的總成本和總收益,計算其淨現值、內(nei) 部收益率等指標,評價(jia) 其投資回報情況和經濟性、環境性、可靠性等標準指標,采用多目標規劃或多屬性決(jue) 策等技術求解或解集,從(cong) 而合理評估虛擬電廠在投資建設、電網運行、節能減排、社會(hui) 作用等方麵的價(jia) 值,為(wei) 虛擬電廠的優(you) 化運營提供標準支撐。
4布局建議
當前國內(nei) 虛擬電廠還處於(yu) 發展初期,標準體(ti) 係建設滯後,適用標準較少,難以滿足新型電力係統和新業(ye) 態發展需要。本文在對虛擬電廠相關(guan) 標準進行全麵梳理與(yu) 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相關(guan) 規劃和試點經驗提出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構建原則,構建了涵蓋基礎通用、規劃建設、運行維護、支撐技術和能效評估等領域的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架構。基於(yu) 各領域分析,對虛擬電廠未來技術標準布局規劃提出如下建議:
依托圖4所示體(ti) 係架構,重點完善虛擬電廠規劃及方案製定、能效評估,數據平台建設,調度係統、運營與(yu) 管理等環節優(you) 化的標準體(ti) 係建設,支撐虛擬電廠規模化發展。
具體(ti) 來說,重點在以下方麵開展標準製定和修訂工作:在基礎通用領域,重點加強虛擬電廠總則、術語、指標及技術要求等標準建設,以指導虛擬電廠各個(ge) 階段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在規劃建設領域,重點製定、完善虛擬電廠準入電力市場的相關(guan) 技術標準和資源建設維度聚合類型、聚合模式、聚合構建方法等相關(guan) 標準,加快虛擬電廠整體(ti) 平台和信息通信標準製定;在運行維護領域,加快推進運維管理標準建設,完善多種靈活性資源並網標準;在支撐技術領域,加快相關(guan) 技術成果的標準轉化以及人工智能新技術在虛擬電廠中融合應用的相關(guan) 標準製定;在能效評估領域,加快資源調度潛力評估、柔性資源響應潛力評估標準的製定和應用,為(wei) 明確靈活性資源池規模提供支撐。
此外,還應從(cong) 以下方麵來推進虛擬電廠標準化建設:
1)加快製定、完善虛擬電廠標準建設與(yu) 發展的指導意見。目前、省市層麵都出台了鼓勵虛擬電廠的相關(guan) 政策,但缺乏虛擬電廠標準化推進的具體(ti) 要求與(yu) 方案。
2)加快設立虛擬電廠專(zhuan) 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對口負責虛擬電廠標準化工作,協調推進虛擬電廠標準化各項工作。
3)加強虛擬電廠相關(guan) 研究成果、試點經驗的標準轉化。依托國內(nei) 開展的示範項目,推進新模式、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及標準製定。
5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平台
5.1概述
AcrelEMS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針對企業(ye) 微電網的能效管理平台,對企業(ye) 微電網分布式電源、市政電源、儲(chu) 能係統、充電設施以及各類交直流負荷的運行狀態實時監視、智能預測、動態調配,優(you) 化策略,診斷告警,可調度源荷有序互動、能源全景分析,滿足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數字化、安全分析智能化、調整控製動態化、全景分析可視化的需求,完成不同策略下光儲(chu) 充資源之間的靈活互動與(yu) 經濟運行,為(wei) 用戶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微電網運行效率。AcrelEMS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接受虛擬電廠的調度指令和需求響應,是虛擬電廠平台的企業(ye) 級子係統。
5.2係統結構
5.3.係統功能
5.3.1基礎功能
5.3.1.1電能統計
1)用電集抄
展示選中變配電站回路的間隔時間內(nei) 的正向有功電度用能情況,如圖所示。
支持查詢曆史曲線圖/報表,報表支持導出為(wei) EXCEL形式。
2)用電統計
展示選中變配電站回路的用能數據,如圖7.1.2所示。
支持日報、月報、年報顯示數據;支持導出EXCEL表格。
3)分時段用電
展示選中變配電站的選中回路的選中時間段的尖、峰、平、穀、總電量,電費情況。如圖所示。(表計需要支持尖峰平穀電能采集)
支持導出為(wei) EXCEL形式。
5.3.1.2故障報警
1)遙信事件
遙信事件頁麵主要用於(yu) 記錄設備參量的狀態量變化日誌,包括但不限於(yu) 開關(guan) 狀態、刀閘狀態、接頭分合狀態等信號,頁麵主要關(guan) 注發生遙信的站點、時間、設備、參量和詳情等內(nei) 容。如圖所示。
支持時間、儀(yi) 表名稱或編號、參數名等列進行數據篩選。
支持導出為(wei) EXCEL形式。
2)遙測事件
遙測事件頁麵主要用於(yu) 記錄設備電參量在日常運行中是否超過限製的日誌,包括但不限於(yu) 電流、電壓、功率、頻率、主變溫度和濕度等需要監測信號,頁麵主要關(guan) 注發生遙測的站點、時間、設備、參量、上下限值、報警值和詳情等內(nei) 容。如圖7.3.2所示。
支持時間、儀(yi) 表名稱或編號、參數名等列進行數據篩選。
支持導出為(wei) EXCEL形式。
3)報警分級
報警分析頁麵用於(yu) 分析用戶所有站點的報警情況,根據報警類型或日、月、年時間跨度對發生的報警數量進行統計分析,並根據分析數據對用戶站點的報警情況排序,幫助用戶定位頻發報警與(yu) 問題站點。如圖所示。
支持自定義(yi) 報警分級分類。
4)報警分析
將報警信息按照故障、緊急、一般進行分類顯示。如圖7.3.4所示。
支持報警數據同環比分析
5.1.1.3變電所綜合自動化係統
係統提供35kV/10kV一次係統圖展示。如圖所示
提供電參量、分合閘狀況、操控麵板狀態展示。數據實時刷新,響應迅速。展示圖形為(wei) SVG格式,放大縮小不失真。
5..1.1.4管理駕駛艙
係統提供平台整體(ti) 配電結構圖,分為(wei) :源,網,荷,儲(chu) ,充,運維。六大功能模塊。幫助用戶了解配電結構。如圖所示。
可進行*定頁麵跳轉。跳轉配電圖可*定具體(ti) 某一圖形。
5.1.1.5電力綜合看板
係統提供低壓配電監測大麵板,提供變電站和光伏電站運行情況展示,通過地圖顯示各電站具體(ti) 位置,並展示目前告警數目和具體(ti) 信息。如圖7.8.1所示
地圖支持放大縮小且響應迅速。報警信息支持輪播功能。
1)直流屏監測
提供直流屏遙測數據,一/二路交流電壓監測。如圖所示
2)用電集抄
展示選中變配電站回路的間隔時間內(nei) 的正向有功電度用能情況,如圖所示。
支持查詢曆史曲線圖/報表,報表支持導出為(wei) EXCEL形式。
3)用電統計
展示選中變配電站回路的用能數據,如圖所示。
支持日報、月報、年報顯示數據;支持導出EXCEL表格
1 4)分時段用電
展示選中變配電站的選中回路的選中時間段的尖、峰、平、穀、總電量,電費情況。如圖所示。
支持導出為(wei) EXCEL形式。
5)分組用電統計
展示用戶自己組合定義(yi) 的該變配電站的用電報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用電回路進行分類,例如:按區域統計、按分項用能統計、按部門統計等。如圖所示。
支持報表按日報、月報、年報展示。
支持柱狀圖,折線圖,餅圖切換。
支持導出EXCEL表格
6)能耗綜合看板
展示企業(ye) 基本信息,整體(ti) 的能耗情況,包括電、水、氣和折算的標煤耗用量,還有這些用能的同環比對比分析數據,還展示了逐時、逐日用能趨勢和分時段用電情況。如圖7.11.1所示。
7)支路能耗統計
統計選擇回路的分類能源用能報表,如圖7.32所示。
支持按、日、月年統計。
支持導出EXCEL格式。
6相關(guan) 平台部署硬件選型清單
6.1電力監控及馬達保護係統
應用場合(10KV) | 產(chan) 品 | 型號 | 功能 | |
| 10KV進/饋線 | | AM6-L | 相間電流速斷保護,相間限*電流速斷保護(可帶低壓閉鎖),相間過電流保護(可帶低壓閉鎖),兩(liang) 段式零序過流保護,反時限相間過流保護(可帶低壓閉鎖),零序反時限過流保護,過負荷保護,控製回路異常告警。 |
10/0.4KV變壓器 | AML-S | 分合閘位置、手車工作/試驗位置、接地刀閘位置、硬接 點信號(保護跳閘、裝置告警、控製回路斷線、 裝置異常、未儲(chu) 能、事故總等)、報文(過流、過負荷、超溫報警、過溫報警、裝置告警、PT 斷線、CT 斷線、對時異常等) 、遙控 開關(guan) 、故障波形分析(故障錄波、故障波形、故障記錄、 跳閘、故障電流電壓)等。 | ||
智能操控裝置 | | ASD500 | 一次回路動態模擬圖、彈簧儲(chu) 能指示、高壓帶電顯示及閉鎖、驗電、核相、自動溫濕度控製及顯示(標配一路強製加熱)、遠方/就地旋鈕、分合閘旋鈕、儲(chu) 能旋鈕、人體(ti) 感應、櫃內(nei) 照明控製、RS485接口、高壓櫃內(nei) 電氣接點無線測溫。 | |
10KV計量 | | PZ72L- E4/UT | 該儀(yi) 表采用交流采樣技術,能分別測量電網中的電流、電壓、功率、功率因數和電能等參數,可通過麵板薄膜開關(guan) 設置倍率。帶RS-485通訊接口,采用Modbus協議;也可將電量信號轉換成標準的直流模擬信號輸出;或帶開關(guan) 量輸入/輸出,繼電器報警輸出等功能。具有許昌開普研究院有限公司、檢測合格的型式檢驗報告證書(shu) 和電磁兼容檢驗證書(shu) ,產(chan) 品防護等級均達到IP65,符合管廊綜合監控係統中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功能、防護等級及電磁兼容的要求。 | |
應用場合(0.4KV) | 產(chan) 品 | 型號 | 功能 | |
| 0.4KV進/出線 | | PZ72L- E4/UT | 該儀(yi) 表采用交流采樣技術,能分別測量電網中的電流、電壓、功率、功率因數和電能等參數,可通過麵板薄膜開關(guan) 設置倍率。帶RS-485通訊接口,采用Modbus協議;也可將電量信號轉換成標準的直流模擬信號輸出;或帶開關(guan) 量輸入/輸出,繼電器報警輸出等功能。具有許昌開普研究院有限公司、檢測合格的型式檢驗報告證書(shu) 和電磁兼容檢驗證書(shu) ,產(chan) 品防護等級均達到IP65,符合管廊綜合監控係統中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功能、防護等級及電磁兼容的要求。 |
無功補償(chang) | | ARC | 測量I、U、Hz、cosΦ,具備過電壓保護、欠流鎖定、電網諧波過大保護功能,可控製電容器的投切,RS485/Modbus協議 | |
| ANSVC | ANSVC低壓無功功率補償(chang) 裝置並聯在整個(ge) 供電係統中,能根據電網中負載功率因數的變化通過控製器控製電力電容器投切進行補償(chang) ,無功功率補償(chang) 裝置采用散件組成方案,主要以電容電抗、投切開關(guan) 、控製器等組成。 | ||
| ANSVG | 補償(chang) 方式:線性補償(chang) ,全響應時間<5ms,瞬時響應時間≤100us;補償(chang) 效果:≥0.99,可補償(chang) 容性無功和感性無功,濾除5、7、9、11、13次以內(nei) 的諧波;自身損耗:≤2%,效率:>98%;監控以及顯示具備遠程通訊接口,可以通過PC機實時監控;具有人性化的人機交互界麵,可通過該界麵看到係統和本體(ti) 的實時電能質量信息,操作簡單,可以遠控,也可以本控;標準模塊化設計,縮短交付周期,同時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 | ||
溫濕度控製器 | | WHD72- 11/UT | 智能型溫濕度控製器以數碼管方式顯示溫濕度值,有加熱器、傳(chuan) 感器故障指示、變送功能、帶有RS485通訊接口可供遠程監控,用戶可通過按鍵編程自行設定係統參數。該儀(yi) 表集測量、顯示、控製及通訊於(yu) 一體(ti) ,精度高、測量範圍寬,是一種適合於(yu) 各個(ge) 行業(ye) 和領域的溫濕度測量控製儀(yi) 表。具有許昌開普研究院有限公司、檢測合格的型式檢驗報告證書(shu) 和電磁兼容檢驗證書(shu) ,產(chan) 品防護等級均達到IP65,符合管廊綜合監控係統中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功能、防護等級及電磁兼容的要求。 | |
電動機保護器 | 電機回路 | | ARD2F-UT | 智能電動機保護器(以下簡稱保護器)適用於(yu) 額定電壓至 660V 的低壓電動機回路,集保護、測量、控製、通訊、運維於(yu) 一體(ti) 。其完善的保護功能確保電動機安全運行,帶有邏輯可編程功能,可以滿足多種控製方式。可選配不同通訊模塊適應現場通訊需求。該產(chan) 品采用分體(ti) 式結構,由主體(ti) 、顯示單元、互感器組成,可適應各種櫃體(ti) 的安裝。具有許昌開普研究院有限公司、檢測合格的型式檢驗報告證書(shu) 和電磁兼容檢驗證書(shu) ,產(chan) 品防護等級均達到IP65,符合管廊綜合監控係統中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功能、防護等級及電磁兼容的要求。 |
配套附件 | 0.4kV電流互感器 | | AKH-0.66 | 測量型互感器,采集交流電流信號 |
智能網關(guan) | | Anet係列 | 8個(ge) RS485串口 2kV隔離, 2個(ge) 以太網接口,支持Modbus RTU、IEC-60870-5-101/103/ 104、CJ/T188、DL/T645等通訊協議設備的接入,支持Modbus RTU、Modbus TCP、IEC-60870-5 -104等上傳(chuan) 協議、支持多不同數據服務要求,支持斷點續傳(chuan) ,裝置電源:220V AC/DC。 |
6.2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係統
應用場景 | 型號 | 圖 片 | 保護功能 |
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係統 | AcrelEMS | | AcrelEMS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係統由電力監控及能效管理係統組成,涵蓋了企業(ye) 中壓變配電係統、應急電源、隔離電源、照明控製、設備運維、環境監測等,貫穿企業(ye) 能源流的始終,幫助運維管理人員通過一套平台、一個(ge) APP實時了解企業(ye) 配電係統運行狀況,並且根據權限可以適用於(yu) 企業(ye) 能源管理需要。 |
智能網關(guan) | Anet係列網管 | | 采用嵌入式硬件計算機平台,具有多個(ge) 下行通信接口及一個(ge) 或者多個(ge) 上行網絡接口,作為(wei) 信息采集係統中采集終端與(yu) 平台係統間的橋梁,能夠根據不同的采集規約進行水表、氣表、電表、微機保護等設備終端的數據采集匯總,並使用相應的規約轉發現場設備的數據給平台係統。 |
高壓重要回路或低壓進線櫃 | APM810 | | 具有全電量測量,電能統計,電能質量分析及網絡通訊等功能,主要用於(yu) 對電網供電質量的綜合監控診斷及電能管理。該係列儀(yi) 表采用了模塊化設計,當客戶需要增加開關(guan) 量輸入輸出,模擬量輸入輸出,SD卡記錄,以太網通訊時,隻需在背部插入對應模塊即可。 |
APM520 | | 三相全電量測量,2-63次諧波,不平衡度,需量,支持付費率,越限報警,SOE,4-20mA輸出。 | |
低壓聯絡櫃、出線櫃 | AEM96 | | 三相多功能電能表,均集成三相電力參數測量及電能計量及考核管理,提供上 24 時、上 31 日以及上 12 月的電能數據統 計。具有 63 次分次諧波與(yu) 總諧波含量檢測,帶有開關(guan) 量輸入和繼電器輸出可實現“遙信” 和“遙控”功能,並具備報警輸出,可廣泛應用於(yu) 多種控製係統,SCADA 係統和能源管理係統中。 |
動力櫃 | ACR120EL | | 測量所有的常用電力參數,如三相電流、電壓,有功、無功功率,電度,諧波等,並具備完善的通信聯網功能,非常適合於(yu) 實時電力監控係統。 |
DTSD1352 | | DIN35mm導軌式安裝結構,體(ti) 積小巧,能測量電能及其他電參量,可進行時鍾、費率時段等參數設置,精度高、可靠性好、性能指標符合國標GB/T17215-2002、GB/T17883-1999和電力行業(ye) 標準DL/T614-2007對電能表的各項技術要求,並且具有電能脈衝(chong) 輸出功能;可用RS485通訊接口與(yu) 上位機實現數據交換。 | |
AEW100 | | 三相全電量測量,剩餘(yu) 電流、2-63次諧波,支持付費率,量值、電纜溫度,可選2G/4G通訊。 |
7結束語
虛擬電廠標準體(ti) 係的建設需加強對虛擬電廠關(guan) 鍵技術、資源聚合、信息通信、平台建設等重點領域技術標準的覆蓋,針對缺失嚴(yan) 重的規劃建設標準、能效評估標準,應加快開展頂層設計,推動標準化進程;同時,還要不斷推進地方虛擬電廠實踐成果向標準轉化,助力虛擬電廠規範化、規模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大偉(wei) ,肖晉宇,侯金鳴,等.雙碳目標下我國新型電力係統的構建與(yu) 演變研究[J].電網技術,2022,46(10):3831-3839.
[2]方燕瓊,艾芊,範鬆麗(li) .虛擬電廠研究綜述[J].供用電,2016,33(4):8-13.
[3]文鑫浩,趙興(xing) 雨,戰姿彤,等.有源配電網集群電壓協調優(you) 化控製方法[J].山東(dong) 電力技術,2022,49(10):1-8.
[4]孫秋野,姚葭,王一帆.從(cong) 虛擬電廠到真實電量:虛擬電廠研究綜述與(yu) 展望[J].發電技術2023,43(5):583-601.
[5]彭道剛,稅紀鈞,王丹豪,等.“雙碳”背景下虛擬電廠研究綜述[J].發電技術,2023,43(5):602-615.
[6]閆華光,陳宋宋,杜重陽,等.智能電網電力需求響應標準體(ti) 係研究與(yu) 設計[J].電網技術,2015,39(10):2685-2689.
[7]王力科,楊勝春,曹陽,等.需求響應國際標準體(ti) 係架構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34(22):3601-3607.
[8]陳宋宋,閆華光,李德智,等.我國需求響應標準體(ti) 係研究綜述[J].供用電,2017,34(3):9-15.
[9]薑新凡,胡江豔,黃娟,等.麵向源網荷儲(chu) 互動的虛擬電廠建設現狀及對策探討[J].大眾(zhong) 用電,2023,38(2):52-54.
[10]王宏,宋禹飛,劉潤鵬,王昕,於(yu) 筱涵,劉洪濤,王鵬,虛擬電廠標準化現狀與(yu) 需求分析
[11]hth下载地址企業(ye) 微電網設計與(yu) 應用手冊(ce) .2022年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