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an) 品分類
Productshth下载地址 陳聰
1.概述
寺廟建築是中華民族上千年來曆史文化的沉澱,是我國人民藝術和智慧的結晶,不僅(jin) 代表著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髓,還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宗教和民俗文化。中國寺廟建築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它既承載了宗教信仰和實踐的功能,也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藝的**魅力。這些寺廟無論是在宗教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擁有深遠的影響,成為(wei) 了中國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
寺廟多為(wei) 木石結構,耐火等級低,火災荷載較大,撲救困難,一旦發生火災,火勢較難控製,極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和損失。加之寺院的構建材料以木材為(wei) 主,用電安全尤為(wei) 重要。
AISD 係列智能安全配電裝置是專(zhuan) 門為(wei) 低壓配電側(ce) 開發的一款智能安全用電產(chan) 品,產(chan) 品主要針對低壓配電側(ce) 人員觸電安全事故、線路老化、接地故 障、漏電引起電氣火災等等常見安全隱患而設計,起到電 不起火、電不漏電、電不傷(shang) 人、供電穩定、故障報警和用電數據遠程監控等效果。
2.寺廟電氣火災事故案例及分析
案例1:四川蓬溪高峰山道觀,千年古建築起火
蓬溪縣高峰山位於(yu) 四川省蓬溪縣城北20公裏處。初唐時期建起寺廟,後改為(wei) 道觀。內(nei) 有房屋230多間,麵積4800餘(yu) 平方米。風景林木5000多株,各種果樹1300多株。2013年,高峰山古建築群成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5月31日淩晨1時40許,蓬溪縣高峰山千年道觀山門著火,造成430平米建築被毀。其中文物建築麵積約280平方米,非文物建築麵積約150平方米。其山門、靈官殿、三清殿主殿均被燒毀,偏殿及廂房也不同程度受損,老柏樹也在火災中被波及。所幸因搶救及時,觀中的八卦迷宮等大麵積古建築沒著火。
原因分析:
根據市公安消防支隊調查認定,起火原因是高峰山道觀主廟山門北側(ce) 廂房二樓電工房內(nei) 西北側(ce) 上部電氣線路短路,引燃可燃物, 11名責任人被追責。
案例2:甘肅山丹大佛寺失火:佛像被毀令人痛惜
2023年7月24日淩晨,甘肅張掖山丹大佛寺突發火災,山丹大佛寺承載著千年的曆史與(yu) 信仰,是我國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和AAAA旅遊景區,火災撲滅後,曆經千年的佛像損毀嚴(yan) 重,佛外建築更是被焚毀殆盡,巨大的損失實在令人痛惜!據悉,“大佛寺”舊名“土佛寺”,始建於(yu) 北魏(約公元425年),在過去的1500多年中大佛寺吸引了無數的信眾(zhong) 和遊客,是我國重要的佛教文化遺產(chan) 。
據史料記載,山丹大佛寺曾經曆多次損毀,今天的山丹大佛寺,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重新修建的,前後經過5年努力,總投資800萬(wan) 元,初步完成了大佛寺的修複工程,重建的大佛寺規模更加宏偉(wei) 壯麗(li) ,被海內(nei) 外佛教界高層人士譽為(wei) “天下一佛”。如今,剛剛過去二十多年,千年古刹又被大火焚毀,化為(wei) 一片廢墟,實在令人痛心不已。
原因分析:
事故發生後,有關(guan) 部門立即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可能的原因是:電線老化或者用電不當引發火災,由於(yu) 著火位置是木質結構,火勢蔓延很快,寺廟內(nei) 的木質結構較多,寺內(nei) 的消防設施無法及時撲滅火災,這才導致火情失控 。
3.應用場所及方案
下麵以重慶某寺廟工程為(wei) 例介紹配電係統安全用電解決(jue) 方案。
項目概況:重慶某寺院,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建於(yu)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擁有360多年的曆史,坐東(dong) 朝西,現占地麵積8萬(wan) 平方米,殿堂為(wei) 木石結構,有大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七重建築。現存文物237件,其中有名人字畫61什,佛像110尊,其他佛教文物66件,其中銅佛、竹禪畫、玉佛,皆被定為(wei) 二、三級文物。是一座具有典型巴渝特色、集明清建築藝術風格而成的佛教寺廟,具有重要的曆史價(jia) 值、藝術價(jia) 值!
客戶痛點:由於(yu) 建築年代久遠,現場線路老化嚴(yan) 重,線路經常打火、漏電,而且這些電氣故障不易察覺,發生後需要電工對現場逐一排查,工作難度很大。
項目需求:通過對該其三級配電係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由人防轉為(wei) 技防,來提升用電安全性、可靠性及安全監測智能化。
該工程為(wei) 該寺廟配電改造項目,涉及祖師殿、大雄寶殿、文殊殿、北廂房、大悲殿禪房、關(guan) 聖殿、彌勒殿大食堂、素餐廳食堂、陳列館展覽區、文物收藏室、羅漢堂、活動板房、藏經閣共十多個(ge) 區域。根據對應配電箱後負載統計及項目需求,設置了9台智能安全配電裝置,分別對應如下:1#配電箱對應的祖師殿、大雄寶殿、文殊殿配置一台36kVA 的智能安全配電裝置,2#配電箱對應的北廂房、大悲殿禪房配置一台20kVA 的智能安全配電裝置,3#配電箱對應關(guan) 聖殿、彌勒殿大食堂、素餐廳食堂區域後續負載較多共配置3台智能安全配電裝置,包括1台30kVA 的和2台20kVA 的,4#配電箱對應的陳列館展覽區和文物收藏室各配置1台20kVA 的智能安全配電裝置,5#配電箱對應的羅漢堂和活動板房配置1台30kVA 智能安全配電裝置,6#配電箱對應的藏經閣配置1台20kVA的智能安全配電裝置 。為(wei) 了方便裝置的監測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本方案還配置了安全智慧用電係統,通過無線通訊的方式接入安全用電管理雲(yun) 平台,方便管理人員對所有安裝了智能安全配電裝置的場所進行維護,項目具體(ti) 配置見以下示圖。
圖1項目係統集成圖
圖2安全用電雲(yun) 平台及手機APP實時監控圖
圖3裝置使用前後對比圖
圖4裝置現場安裝圖片
4.AISD係列智能安全配電裝置介紹
4.1產(chan) 品介紹
AISD係列智能安全配電裝置是hth下载地址電氣有限公司專(zhuan) 門為(wei) 低壓配電側(ce) 開發的一款智能安全用電產(chan) 品,本產(chan) 品主要針對低壓配電側(ce) 人身觸電安全事故、線路老化、漏電引起電氣火災等等常見隱患而設計。
產(chan) 品主要應用於(yu) 寺廟、學校、醫院、養(yang) 老院、康複、酒店、商場、企事業(ye) 單位、家庭電器等各類低壓用電的場合。
4.2功能特點
采用一體(ti) 化整機設計,專(zhuan) 門的用戶接線及操作窗口,簡化用戶使用。
提高供電連續性。裝置負載側(ce) 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電網可持續供電,裝置報警,但不會(hui) 切斷電源,不影響用電設備繼續運行。
提高供電安全性。裝置輸出側(ce) 負載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接地點不會(hui) 產(chan) 生火花,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發生。
保障人身安全。裝置限製了負載側(ce) 電網的漏電流,人體(ti) 誤觸碰到單根供電線路時,能對人體(ti) 進行保護,不會(hui) 造成觸電事故。
監測報警功能。後端輸出線路發生過載、過欠壓、絕緣,以及裝置內(nei) 部超溫故障時,裝置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電參量測量與(yu) 顯示。裝置能實時測量輸出線路的電流、電壓、功率、電能、裝置溫度和輸出線路對地絕緣電阻值,並在觸摸屏上實時顯示。
事件記錄。裝置可存儲(chu) 20條事件記錄,可供用戶查詢。
通訊功能。裝置配有1路RS485通訊,采用標準Modbus-RTU協議。也可選配無線通訊功能,通過有線組網或無線方式將數據發送到雲(yun) 平台,用戶可以使用瀏覽器、手機APP或微信眾(zhong) 號對裝置的遠程監測和控製。
具有應急市電切換、浪湧保護及緊急按鈕斷電功能。
4.3技術指標
項目 | 技術指標 | |
輸入電壓 | AC 220V±10%,50Hz | |
輸出電壓 | AC 220V±10%,50Hz | |
單機容量 | 3kVA/5kVA/6kVA/8 kVA/10 kVA/12 kVA,可定製 | |
過載保護 | 動作範圍:100%~130%;動作延時:3~60s | |
過欠壓保護 | 欠壓:80%~100%;過壓:100%~120% | |
絕緣監測 | 監測範圍 | 1~5000 kΩ(精度:±10% 或 ±10k) |
報警設置範圍 | 1~5000 kΩ | |
響應時間 | <5s | |
電能測量 | 測量範圍 | 4294967295kWh,溢出重置為(wei) 0 |
測量精度 | 2級 | |
故障記錄 | 20條記錄(故障類型、故障值、故障時間) | |
報警方式 | 聲光報警(其中聲音可以通過消音按鈕消除) | |
通訊 | 標配 | 1路RS485接口,Modbus-RTU協議 |
選配 | NB或4G無線通訊模塊 | |
運行噪音 | ≤55dB | |
防護等級 | IP20 | |
絕緣性能 | 輸入端與(yu) 設備輸出端、設備輸入端與(yu) 外殼、設備輸出端與(yu) 外殼之間,絕緣電阻≥100 MΩ | |
外殼與(yu) 主電路之間工頻耐壓 | 2kV/Min | |
安裝使 用環境 | 工作場所 | 無雨雪直接侵襲、無腐蝕性氣體(ti) 、粉塵,無劇烈震動的場所 |
工作環境溫度 | -20℃~+60℃ | |
相對濕度 | ≤95%,不凝露 | |
海拔高度 | ≤2500m |
注:具體(ti) 容量選型時請谘詢相關(guan) 工程師。
5.注意事項
1)在選用智能安全配電裝置時,裝置的額定容量應該與(yu) 後方用電設備的額定容量保持一致。例如,當智能安全配電裝置的額定容量為(wei) 3kVA時,後方用電設備的額定容量應不超過3kVA,嚴(yan) 禁將其使用於(yu) 額定容量不匹配的配電線路中。
2)智能安全配電裝置器采用落地安裝,應確保安裝場所無滴水、腐蝕性化學氣體(ti) 和沉澱物質,並注意環境溫度和通風散熱。
3)接線時應按接線圖操作,同時為(wei) 了防止接頭處接觸電阻過大而導致局部過熱,也避免因接觸不良而導致裝置工作不正常,應確保裝置相應端子接線擰緊壓實。
4)嚴(yan) 禁非專(zhuan) 業(ye) 人士擅自打開產(chan) 品外殼
參考文獻
[1]hth下载地址企業(ye) 微電網設計與(yu) 應用手冊(ce) 2022.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