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an) 品分類
Productshth下载地址 陳聰
摘要:近年來用電負荷特別是居民用電負荷的快速增長,全國範圍內(nei) 夏季、冬季用電負荷“雙峰"特征日益突出,惡劣氣候現象多發增加了電力安全供應的壓力。具有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對電力係統的穩定性帶來新的挑戰,同時社會(hui) 各方麵對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兜牢電力安全保供的底線。在這種情況下有關(guan) 部門5月19日就《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wei) 2023年5月19日至2023年6月18日。
1 主要內(nei) 容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根據2017年發布的《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修訂形成,《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則在2011年發布的《有序用電管理辦法》基礎上修訂形成。
有關(guan) 部門在《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修訂說明中指出,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是指加強全社會(hui) 用電管理,綜合采取合理可行的技術、經濟和管理措施,優(you) 化配置電力資源,在用電環節實施需求響應、節約用電、電能替代、綠色用電、有序用電,推動電力係統安全降碳、提效降耗。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將發揮需求側(ce) 資源潛力,加速源網荷儲(chu) 協同互動,助力新型電力係統和新型能源體(ti) 係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相較現行《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新增需求響應章節,指應對短時的電力供需緊張、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困難等情況,通過經濟激勵為(wei) 主的措施,引導電力用戶根據電力係統運行的需求自願調整用電行為(wei) ,實現削峰填穀,提高電力係統靈活性,保障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到2025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至大用電負荷的3%~5%,其中年度至大用電負荷峰穀差率超過40%的省份達到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規模化的實時需求響應能力,結合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市場交易可實現電網區域內(nei) 可調節資源共享互濟。
結合全國電力負荷管理工作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要求、新內(nei) 涵,《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同樣新增了需求響應章節,除此之外,《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還細化了有序用電要求,新增了係統支撐章節。
《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所謂有序用電,是指在可預知電力供應不足等情況下,依靠提升發電出力、市場組織、需求響應、應急調度等各類措施後,仍無法滿足電力電量供需平衡時,通過行政措施和技術方法,依法依規控製部分用電負荷,維護供用電秩序平穩的管理工作。
《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不得在有序用電方案中濫用限電措施,影響正常的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秩序。不得以國家和地方節能目標責任評價(jia) 考核的名義(yi) 對用能企業(ye) 、單位等實施無差別的有序用電。
《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還明確提出,製定有序用電方案時,有五類應被限製:包括違規建成或在建項目,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目錄中淘汰類、限製類企業(ye) ,單位產(chan) 品能耗高於(yu) 國家或地方強製性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ye) ,景觀照明、亮化工程和其他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企業(ye) 。
在係統支撐方麵,《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各地電力運行主管部門、能源監管機構、電網企業(ye) 、電力用戶應加強新型電力負荷管理係統的建設、運維及安全監管。
新型電力負荷管理係統包括用於(yu) 對電力用戶、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等開展負荷信息采集、預測分析、測試、調控、服務的軟硬件平台,是開展電力需求側(ce) 管理的信息技術輔助係統,是負荷管理工作的重要實施平台。
2 實施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和電力負荷管理的意義(yi)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發電側(ce) 新增裝機以風電、光伏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為(wei) 主,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風電和光伏發電尚難以提供穩定且可調節的出力。為(wei) 了保障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電力需求側(ce) 管理逐漸成為(wei) 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優(you) 化能源結構的必要手段。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是通過調整和控製用戶的用電行為(wei) ,實現電力係統供需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可以通過改變用戶用電行為(wei) 降低負荷峰值,提高電網利用率、保障電力安全、緩解新能源接入壓力。
延緩電網投資,提升電網利用率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可以通過合理安排用戶用電行為(wei) ,調節用電負荷,優(you) 化電網負載分布,從(cong) 而延緩電網投資的需求,降低電網運營成本。一方麵,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能夠通過實現清潔用能等目標,優(you) 化用電結構,降低對電網的負荷壓力,減少對電網的擴建需求。另一方麵,電力需求側(ce) 管理還可以通過建立靈活的市場機製,提高電網利用效率,降低電網調度成本,推動電網的升級改造和智能化建設,進一步提高電網的利用率和運行效率。
降低尖峰負荷,保障電力安全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可以通過分時段的電價(jia) 差異或者獎勵機製,引導用戶在高峰時段減少用電或者轉移用電,從(cong) 而降低尖峰負荷。尖峰負荷容易導致電力供應短缺、電壓不穩、設備損壞等問題,嚴(yan) 重威脅到電力係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實施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可以通過采用降低用電峰值、平移負荷穀值、提高穀負荷、調整負荷曲線等多種方式,有效控製尖峰負荷,避免電力係統因為(wei) 尖峰負荷過高而引發的供需失衡問題,減少電力係統運行壓力,降低發生供電不足的風險,保障電力係統的安全和可靠運行。
提升係統靈活性,緩解新能源接入壓力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可以提升電力係統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降低新能源接入對電力係統的影響,減少新能源波動對電網的影響,降低調度成本。電力需求側(ce) 管理還可以通過改變用戶能源消費結構,鼓勵使用分布式能源、儲(chu) 能係統等新技術的方式,進一步緩解新能源接入壓力,提高了係統的可靠性。
係統推進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深化和升級,減輕高峰用電負荷壓力,實現節約用電、環保用電、綠色用電、智能用電、有序用電,促進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與(yu) 高質量發展。具體(ti) 來說,應做好以下3個(ge) 方麵的工作。
一是堅持市場化改革,優(you) 化電力市場體(ti) 製實施市場調節機製
利用電價(jia) 差異化、用電峰穀電價(jia) 製度等方式,引導用戶在用電高峰期時適度降低用電,從(cong) 而調節用電負荷,減輕供電係統壓力;建立透明度高、公正規範的電力市場環境,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化體(ti) 係和市場監管機製,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建立電力交易平台,提供信息交流、交易撮合等服務,為(wei) 電力市場提供更加便捷、透明的交易服務;加強市場監管,防止市場壟斷,保障市場公平競爭(zheng) ,防止市場失靈,提高市場交易的效率和公正度。
二是堅持節約用電,推廣需求響應積極
推廣需求響應,加強需求響應頂層設計,明確規範要求,推動需求響應納入電力規劃,健全需求響應激勵機製,鼓勵引導大工業(ye) 用戶參與(yu) 實時需求響應改造;製定節能標準,限製能耗大的行業(ye) 在特定時間段的用電量,企業(ye) 建立完善的節能管理體(ti) 係,製定自主的節能標準和措施;完善用電峰穀電價(jia) 製度,結合新能源出力實際情況,調整差異化電價(jia) ,引導用戶在峰穀電價(jia) 差異較大的情況下,調整用電行為(wei) ,降低高峰用電負荷;加大節能措施推廣力度,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推廣使用節能燈具、節能家電、新能源設備,鼓勵企業(ye) 、居民、公共機構等采用節能技術措施。
三是堅持技術支撐,提升數字化水平
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設施與(yu) 能源領域深度融合,優(you) 化完善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平台,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用電數據,實現用電預測和用電調度,調節用電峰穀負荷,減輕高峰用電負荷壓力;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用電監管平台,實現對用電情況的實時監測和控製,加強對用電行為(wei) 的監管和管理;推廣互聯網+電力服務模式,實現對用戶的精準服務,提高用戶用電體(ti) 驗,引導用戶在用電時有意識地降低用電量,降低高峰用電負荷。
3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和電力負荷管理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出台正逢其時,結合了新型電力係統實際問題,為(wei) 緩解電力供需矛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解決(jue) 方案。據報道,近期全國多地成立市/縣級電力負荷管理中心,標誌著各地在電力負荷管理係統的建設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關(guan) 鍵一步,對加快推進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和電力負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yi) 。比如寧波市能源大數據管理中心(電力負荷管理中心)已接入寧波1萬(wan) 餘(yu) 戶規上企業(ye) 及3079家用能企業(ye) 用能數據、698個(ge) 公共建築單位空調負荷數據,上線了公共建築空調負荷管理、產(chan) 業(ye) 園能源管理、綠色工廠能源監測等20餘(yu) 項能源大數據產(chan) 品。
AcrelEMS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係統實現企業(ye) 級微電網的需求管理和負荷管理,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可實現企業(ye) 電網電力監控、能耗統計、負荷預測、照明控製、主要負荷監控、充電樁運營管理、光伏發電監控、儲(chu) 能管理、需求響應等功能,提高企業(ye) 配電和用電智能化,幫助企業(ye) 實現用電可靠、安全、節約、有序用電。同時係統可以作為(wei) 區域電力需求側(ce) 平台和電力負荷管理平台的子係統,接受上級平台的需求響應指令,成為(wei)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和電力負荷管理係統建設的基礎,hth下载地址作為(wei)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服務機構,一直以來為(wei) 企業(ye) 提供需求側(ce) 管理和負荷管理解決(jue) 方案。
圖1 AcrelEMS企業(ye) 微電網能效管理係統網絡結構
圖2 hth下载地址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服務機構能力評定證書(shu)
3.1 電力監控
AcrelEMS對企業(ye) 高低壓變配電係統的變壓器、斷路器、直流屏、母排、無功補償(chang) 櫃及電纜等配電相關(guan) 設備的電氣參數、運行狀態、接點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和控製,監測企業(ye) 微電網主要回路的電能質量並進行治理,對故障及時處理並發出告警信息,提高企業(ye) 供電可靠性。
圖3 電力監控功能
3.2光伏發電監控
監測企業(ye) 分布式光伏電站運行情況,包括逆變器運行數據、光伏發電效率分析、發電量及收益統計以及光伏發電功率控製。
圖4 光伏發電監控
3.3儲(chu) 能管理
監測儲(chu) 能係統(EMS)、電池管理係統(BMS)和儲(chu) 能變流器(PCS)運行模式、控製策略,監測電池電流、溫度、SOC/SOH,檢測係統絕緣狀況,並根據企業(ye) 峰穀特點和電價(jia) 波動以及上級平台指令設置儲(chu) 能係統的充放電策略,控製儲(chu) 能係統充放電,實現削峰填穀,降低企業(ye) 用電成本。
圖5 儲(chu) 能係統監控
3.4功率預測
係統基於(yu) 曆史負荷數據,結合天氣因素、企業(ye) 生產(chan) 計劃等,預測企業(ye) 下個(ge) 周期的功率需求和光伏發電功率曲線,為(wei) 企業(ye) 提前安排能源計劃、申報需求響應提供數據支持。
圖6 發電功率預測
3.5 能耗分析
采集企業(ye) 電、水、燃氣等能源消耗,進行分類分項能耗統計,計算單位麵積或單位產(chan) 品的能耗數據以及趨勢,對標主要用能設備能效進行能效診斷,計算企業(ye) 碳排放,為(wei) 企業(ye) 製定碳達峰、碳中和路線提供數據支持。
圖7 能耗分析功能
3.6 照明負荷控製
智能照明控製功能可以根據企業(ye) 情況實現定時控製、光照感應控製、場景控製、調光控製等,並結合紅外傳(chuan) 感器、超聲波傳(chuan) 感器,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並可以根據係統的控製策略實現集中控製,為(wei) 企業(ye) 節約照明用電。
圖8 照明控製功能
3.7 充電樁負荷管理
監測企業(ye) 充電樁的運行狀態,提供充電樁收費管理和狀態監測功能,並根據企業(ye) 負荷率變化和需求側(ce) 管理平台指令調節充電樁功率,使企業(ye) 微電網安全平穩運行,響應上級平台的功率需求。
圖9 充電樁管理
3.8 需求管理
根據企業(ye) 負荷波動數據,再結合上級平台的調度指令,決(jue) 定以何種方式參與(yu) 電網需求響應,平台可通過給儲(chu) 能係統下發控製策略,調整充發電時間。平台在需求響應時間段調整可控負荷功率,停止給可中斷負荷供電,並且可以根據企業(ye) 可控負荷數據製定需求響應控製策略,實現一鍵響應。
圖10 需求響應示意圖
3.9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相關(guan) 硬件設備
電力需求和負荷管理需要軟件配合各種電力監測和控製設備來實現,具體(ti) 包括高低壓綜合保護和監測產(chan) 品、電能質量監測治理設備、各類智能電表、物聯網電表、照明控製傳(chuan) 感器、充電樁、接點測溫、遠程控製設備等,hth下载地址可以為(wei) 企業(ye) 側(ce) 電力需求和負荷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務。
4 結束語
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是基於(yu) 全社會(hui) 用電企業(ye) 的數字化係統,做好電力需求側(ce) 管理需要從(cong) 企業(ye) 微電網的智能化管理開始。而電力需求側(ce) 管理是平衡電力供需的重要手段,是提升社會(hui) 用能管理水平的基礎保障,是實現清潔能源消納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路徑。在中國現代化能源體(ti) 係建設過程中,電力需求側(ce) 管理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我國能源消費方式和能源供應方式的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